核心观点:
23Q3 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26.7%、+11.0%。根据三季报,公司23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8.0 亿元,同比+19.7%,实现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 亿元/同比+11.4%,2.8 亿元/同比+13.1%。从单23Q3 来看,公司实现营收19.3 亿元,同比+26.7%/环比+24.3%,实现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 亿元/同比+11.0%,1.1 亿元/同比+12.7%。公司Q3 营收环比增速超越乘用车行业12.4pct(根据中汽协统计,国内乘用车Q3 批发销量的同比+3.4%/环比+11.9%),主要由于下游核心客户产销增长以及汽车电子新项目逐步进入放量期。
Q3 期间费用率环比-0.3pct,计提信用减值增加导致归母净利率环比略降。根据三季报,公司23 年Q3 实现毛利率21.9%,同比为-0.8pct/环比-0.3pct,毛利率下降和新项目量产爬坡初期有关;归母净利率6.0%,同比-0.8pct/环比-0.7pct。23Q3 期间费用率为14.5%,同比-0.8pct/环比-0.3pct , 其中, 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8%/2.3%/8.3%/0.1%,环比分别+0.7/-0.2/-1.2/+0.4pct。Q3 归母净利率环比下降幅度高于毛利率,主要由于计提信用减值增加等因素有关。
座舱电子领导者,HUD 等新品打开向上空间。公司凭借软硬件一体的能力,是车企和芯片厂商之间的桥梁,并坚持高研发投入构建行业护城河,提升企业竞争力。23 年8 月11 日公司发布定增公告,募资14 亿元用于扩大汽车电子、轻量化零部件产能和智驾平台研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座舱电子领导者,中控仪表量价齐升,精密压铸提供稳定现金流,HUD 等新品打开向上成长空间。预计23-24年EPS 为0.85/1.17 元/股,参考可比估值和新品拓展顺利,我们给予公司23 年46 倍PE,合理价值为39.0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智能化渗透率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