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2 年10 月26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 22 年Q3 单季度实现收入5.70 亿元,同比减少4.35%;实现归母净利润0.50 亿元,同比减少45.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0 亿元,同比减少45.95%。公司前三季度总体实现收入16.62 亿元,同比下滑5.80%;实现归母净利润1.87 亿元,同比下滑32.7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6 亿元,同比下降35.63%。
受疫情和产线爬坡的影响,公司毛利率短期承压。公司22 年 Q3 实现营收5.70 亿元,同比下滑4.35%;归母净利0.50 亿元,同比下滑45.30%。从盈利水平来看,单三季度毛利率为20.20%,环比减少3.94pct;单三季度净利率为8.79%,环比减少4.03pct,均有一定幅度下滑,我们认为主要系市场需求下降,部分产品降价,同时龙岗子公司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单位成本较高,导致毛利率下降。
国产化趋势不改,新品助力成长。公司坐拥深圳、合肥、莆田三大生产基地,目前主要有6 条产线。长期来看,偏光片国产化是必然趋势,而充沛的产能是国产替代的前提:公司在莆田规划一条1490mm 的车载偏光片7 号线(预计产能1000 万平米/年);合肥二期规划一条1720mm 的产线(预计产能规划3000 万平米/年)主要做高毛利大尺寸TV 产品。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将不断优化各条战线的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产品盈利水平和公司核心竞争力。截至2021 年底,公司年产能约2320 万平米,伴随着未来龙岗6 号线爬坡完成、莆田7 号车载线及合肥二期TV 产线陆续投产,我们预计22 和23 年公司产能达到3320 和4000 万平米左右, 2024 年底公司产能合计可达7000多万平米。除传统业务,公司还提供VR 眼镜pancake 方案中偏光片模组,持续为大客户出货,且在下游持续验证,有望突破新客户。
公司成立“原材料国产化”小组,未来有望降低材料成本。公司生产成本中占比较大的核心原材料 PVA 膜主要从日本可乐丽采购,TAC 膜主要从富士胶片购买。虽然目前需求能够满足,但公司已经成立“原材料国产化”小组,在国内寻找及培育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商,以减少从日本购入原材料的比重,目前已导入长春化工、皖维高新、中国乐凯集团等关键材料的供应商,从而逐步分散原材料采购地。
投资建议:考虑到下游手机等消费电子出货节奏放缓,对公司短期业绩存在一定影响, 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2-24 年实现营收27.90/39.42/47.74 亿元,归母净利润2.58/4.82/6.13 亿元,对应PE 25/14/11倍PE,公司为国产偏光片稀缺标的,且不断布局新兴下游领域,竞争优势较强,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不及时的风险、疫情风险、上游原材料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