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预计2022Q1 实现归母净利润1.68-1.78 亿元(中位1.73 亿元),环比+1.55%~7.60%(中位+4.58%),略超预期,22Q2 有望继续实现环比增长。
此外,公司国内生产基地将陆续释放产能,特斯拉德国工厂取得生产许可,公司海外产能有望落地;长期看,4680 电池有望成为公司的新增长点。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 年净利润预测为12.6/18.9/26.5 亿元。参考电池产业链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22 年36 倍PE,对应目标市值450 亿元,维持目标价193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4 月14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公司预计2022Q1 归母净利润1.68-1.78 亿元(中位1.73 亿元),环比+1.55%~7.60%(中位+4.58%),略超市场预期。公司预计2022Q1 产值15亿元左右,归母净利润1.68-1.78 亿元(中位1.73 亿元),同比+92.00%~103.43%(中位+97.72%),环比+1.55%~7.60%(中位+4.58%),扣非净利润1.6-1.7亿元(中位1.65 亿元),同比+98.33%~110.73%(中位+104.53%),环比+0.05%~6.30%(中位+3.18%),净利率为11%~12%(中位11.5%),在2022年1-2 月铝价持续上涨带来成本压力以及新产能投建折旧增加下环比依然坚挺,略超市场预期。展望2022Q2,我们预计公司有望继续实现净利润环比增长。
国内外并举,产能释放继续快速增长。国内方面,公司拟投资10 亿元在江西南昌建设产值20 亿元生产基地,重点配套欣旺达,2023 年投产后,国内生产基地网络部署将进一步完善,夯实配套客户中的份额;同时,湖北荆门、四川宜宾、福建宁德等基地将在年内陆续释放产能,每季度均有新增产能。海外方面,随着特斯拉德国工厂取得生产许可,公司作为与特斯拉深度绑定的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供应商,海外产能有望加速落地,进一步提升公司全球市占率。
公司将继续保持在动力电池结构件垄断地位。(1)技术引领:公司掌握了翻转阀、防爆阀、摩擦焊三项核心技术,并联合顶尖设备厂共同开发、买断结构件设备,形成了在中高端结构件领域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2020 年公司研发投入超过了所有日韩二梯队竞争者的总和,在快速响应、项目开发方面具备绝对领先实力。(2)成本占优:相比技术相当的日韩企业,公司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20%以上)优势明显;而相比国内其它竞争对手,其产能利用率、产品良率都更高。(3)全球配套:2020 年公司公告拟投资共计不超过1.4 亿欧元在德国、瑞典、匈牙利建设生产基地,成为电池企业在欧洲基地首选供应商,进一步巩固了龙头地位,强化了高增长的确定性。
4680 电池结构件有望成为新增长点。4680 电池结构件与18650/2170 结构差异较大,各家之间路线仍有差异。因此在4680 电池结构件需求爆发初期,要求结构件厂商具备定制化的能力。同时由于尺寸提升和使用预镀镍钢带作为原料,对结构件产商的生产精度提出了比方形电池更高的要求。公司在4680 电池结构件具备优势:1)消费类圆柱电池起家,后续亦配套了特斯拉的2170 电池,know-how 和团队积累深厚;2)宁德时代、亿纬、三星、松下等有4680 生产计划的电池厂均是公司客户,具备客户认证的先发优势;3)下游电池厂更愿意壳体+盖板成套采购,公司产品线齐全、良率高,将充分受益。
风险因素:下游电池厂客户出货量不及预期;公司海外工产达产不及预期;4680电池技术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公司预计2022Q1 实现归母净利润1.68-1.78 亿元(中位1.73 亿元),环比+1.55%~7.60%(中位+4.58%),略超预期,22Q2 有望继续实现环比增长。此外,公司国内生产基地将陆续释放产能,特斯拉德国工厂取得生产许可,公司海外产能有望落地;长期看,4680 电池有望成为公司的新增长点。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 年净利润预测为12.6/18.9/26.5 亿元。选取宁德时代、恩捷股份、德方纳米等电池产业链各环节头部公司为可比公司,平均PE 估值约30x,主要系市场反映短期内局部疫情反复的影响;从中长期看,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CAGR 预测超50%,因此我们维持2022 年公司36x 目标PE,对应目标市值450 亿元,维持目标价193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