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公司公布2021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46.39 亿元(+47.28%),实现归属净利润10.69 亿元(+48.08%),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为9.35 亿元(+45.22%)。处于此前预告区间的上半部分。
分红预案:每10 股派现8.00 元(含税),并转增4 股。
平安观点:
大订单发力,Q4 实现加速增长
公司2021 年前三季度业务快速增长,Q4 更是在大订单放量的驱动下实现17.16 亿元收入(+60.83%,同汇率口径下+66.61%)及3.39 亿元扣非归属净利润(+80.88%),表现十分亮眼。年内大订单确认收入12.31 亿元,估计大部分是在Q4 期间完成交付工作。当季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3.32%(同比+0.44pp),在汇率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保持较高毛利率水平。
公司全年实现营收46.39 亿元(+47.28%,同汇率口径下+56.13%)。从产品阶段看,临床和商业化业务均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商业化项目因大订单原因增速更胜一筹;从地区看,来自中国大陆的收入达到6.41 亿元(+72.95%),收入占比达13.82%(+2.05pp),很好地验证了我们此前关于国内业务进入快速放量期的判断。公司在手国内NDA阶段订单超30 个,比上年同期增长超5 个,公司国内业务放量才刚起步。
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总额达18.98 亿美元,大订单及其他常规业务订单一起支撑起公司新一年的迅速发展。为匹配2022 年的生产需求,公司储备了大量原料,2021 年年末存货达到13.96 亿元(+92.18%),主要由原材料与在产品构成。
另一方面,公司Q4 订单密集交付,考虑到2-3 个月的回款周期,形成了18.16 亿元(+84.18%)的应收账款。应收款与备库原料共同作用下公司年末经营净现金流下降较多,该情况只是截面数据导致,与公司现金回收能力无关,投资者无需担忧。
新兴业务发展迅速,化学大分子崭露头角
公司新兴业务全年实现收入3.98 亿元(+67.43%)。其中化学大分子(+42.48%)及制剂业务(+80.33%)相对成熟,估计业务规模已达到1 亿元以上。
化学大分子业务中,全球小核酸药物研发热度高涨但缺乏产能及新技术,公司通过自建及合作苏州瑞博建立公斤级小核酸产能,2022 年相关车间启用后,公司化学大分子业务体量有望迅速扩大,成为重要的公司成长驱动力。
制剂业务40%收入来自美、韩等国外客户订单,公司制剂能力初步得到国际客户的认可。国内项目中,已有2 个完成NDA注册批和工艺验证批生产,有望在2022 年触发NDA审计,并在此后实现商业化供应。
临床CRO 板块实现了冠勤、医普科诺的收购和整合,构建起临床研究+数理统计的组合。下一步公司会将业务扩展至美国,为服务中美双报项目的国内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生物大分子业务还在建设期中,经过数年磨合,公司从实验室供应向规模化供应延伸,在手订单达到1.3 亿元,预期其中相当一部分能在2022 年转化为收入。
产能建设马不停蹄,技术能力提升保障长期发展动力
为适应各方面业务需求,公司马不停蹄进行产能建设。2021 年末,公司固定资产(22.44 亿元,+46.19%)和在建工程(10.47亿元,+56.05%)均有大幅增加。2022 年公司CAPEX 将进一步加速,敦化、天津等均会有新车间落地,到2022 年底时小分子批次反应釜产能将在2021 年底4700 立方基础上再增长46%。考虑到连续性反应技术已在公司众多规模化生产中得到应用,新产能实际提升将比立方数提升更大。
凯莱英在业内以热衷新技术应用转化闻名,现在也一如既往追求技术的反复迭代和规模化应用。公司现有4 个技术中心,分别专注于探索生物合成技术、新兴化学工艺、连续技术和自动化、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技术。当这些技术成功转化到药品批量生产中时,不仅自身业务能够从中受益,公司还能将这些技术授权给其他领域的公司,提升其他领域公司生产能力并从中分享收益。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我们对国内CDMO 行业保持高速发展充满信心,凯莱英作为业内龙头企业,成功抓住此次新冠口服药全球大订单带来的机遇,在产能、技术、新业务上加速拓展,进一步拉开与其他企业的差距。考虑公司订单执行节奏及股本变化,调整及新增2022-2024 年EPS 预测为9.04、9.71、11.96 元(原预测2022-2023 年8.98、9.42 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全球药物创新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则会影响CDMO 行业发展;2)药品研发失败将导致项目终止,CDMO 丢失对应订单;药品上市若销售不及预期,将导致CDMO 订单无法顺利放量;3)若发生生产事故、收到监管机构警告信或其他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企业可能丢失订单乃至客户;4)主要客户来自欧美,订单以外币为计价单位,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汇兑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