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1 年三季报,盈利同比增长172%;公司客户资源优质,隔膜产能持续扩张,龙头地位稳固;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1 年前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长172%:公司发布2021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3.68 亿元,同比增长107.97%;盈利17.51 亿元,同比增长172.06%;扣非盈利16.31 亿元,同比增长191.43%。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9.75 亿元,同比增长73.11%;盈利7.01 亿元,同比增长117.48%;扣非盈利6.47 亿元,同比增长121.52%。公司业绩符合预告区间。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48.56%,同比提升7.91 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34.42%,同比提升8.23 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4.74 亿元,同比增长80.39%,其中第三季度净流入2.30 亿元。显示出优秀的盈利能力与质量。
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公司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11.80%,同比下降3.89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率2.24%,同比下降2.32 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4.98%,同比上升1.79 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力度持续提升。
客户资源领先行业,优势产能持续扩张:公司已进入全球绝大多数主流锂电池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包括海外锂电巨头松下、三星、LG Chem 以及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超过 20 家国内企业。截至2021 年年中,公司隔膜产能达到35 亿平米,同时计划2022 年、2023 年分别新增25 条、30 条湿法隔膜产线,对应产能有望超过65 亿平米。公司匈牙利隔膜项目正按计划进行,预计2022 年底或 2023 年初量产。此外,公司此前公告与实际控制人李晓明家族、胜利精密等成立合资公司,拟收购富强科技100%股权和JOT100%股权,加码隔膜生产设备,有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
估值
在当前股本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每股收益2.77/4.57/6.33 元,对应市盈率109.6/66.4/47.9 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湿法隔膜产能过剩导致竞争大幅恶化;并购整合不达预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度超预期;新冠疫情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