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处于创新兑现前夕的综合型药企。公司以质子泵抑制剂(PPI)注射剂起家,为该领域领先企业。2019-2022 年,受集采影响,公司业绩下滑。2023 年触底反弹:一方面,集采品种销售额得到恢复,集采影响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公司快速推进仿制药新品上市,产品结构优化,为存量业务带来新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公司积极推进创新转型,大力投入创新药研发,包括:重点布局肿瘤创新药、引进海外优质管线、搭建世界领先的技术平台等等。
研发管线逐步兑现,迎来创新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首先,三款核心产品上市在即或进入关键性临床,即将进入商业化验证阶段:1)Claudin18.2 单抗胃癌适应症已进入三期临床,研发进度位于全球前三,且对比同靶点药物疗效突出(客观缓解率ORR 80%,疾病控制率DCR 100%);2) 第三代EGFR-TKI 上市申请已于2021年11 月获CDE 受理,目前在补充材料队列中,有望于年内获批上市;3)麦芽酚铁胶囊目前在国内进行三期桥接试验,预计于年内提交NDA,为近年国际市场唯一经过规范临床获批上市的新型口服铁剂;其次,IL-2 抗肿瘤药物、VEGF/ANG2 眼科双抗两个产品对外授权,研发实力获得国际认可。此外,其他管线有序推进,VEGF/ANG2 及c-Met 抑制剂有望年内进入二期临床,IL-15 产品潜在价值较大。
集采出清,存量业务触底回升。一方面,历史集采影响基本消除:第五批集采的6个品种销售额已出现拐点,负面影响已减弱;第七批集采中选的4 个品种以价换量,销售额小幅提升,未中选的大单品奥美拉唑钠集采的冲击己减弱;另一方面,2021 年以来首仿&难仿新品接连上市,形成梯队接力,预计2024 年仍有多个储备品种上市。因此,公司业绩有望于今年得到较大程度改善,重回发展快车道。
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0.12、0.74 亿元,对公司自由现金流进行绝对估值,预测公司合理市值为104.48 亿元,对应目标价为11.26 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创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仿制药品种进入集采或集采超出预期、产品竞争加剧或者销售不及预期、公司中长期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