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1 年报及22 年一季报:(1)21 年公司实现收入39.12 亿元(+14.42%,以下均为同比口径),归母净利润1.52 亿元(-63.72%)、扣非归母净利润1.3 亿元(-66.96%),利润端下滑主要系大洋制药与中泰生物计提了商誉减值约2.1 亿元所致。(2)22Q1 公司实现收入8.8 亿元(-1.18%)、归母净利润0.55 亿元(-17.9%)。
新核药房拓展节奏加快,22Q1 原料药盈利能力有所回升。分业务类型看,21 年公司核药实现收入10.84 亿元(+16.49%),其中FDG3.98亿元(+24%)、云克注射液3.24 亿元(+4%),22Q1 分别为0.85 亿元(+2%)、0.46 亿元(-38%)。截止22 年3 月底,正电子类核药房增长至18 个(去年初至今新增4 个),拓展节奏加快;21 年制剂业务实现收入4.63 亿元(-27.24%)、原料药业务22.66 亿元(+31.29%),22Q1 原料药业务收入5.29 亿元(+3.74%),毛利实现57.32%增长。
在研产品研发顺利推进,打造核药全产业链布局。根据公司年报披露,公司在研产品18F-NaF 注射液完成临床入组,铼[188Re]依替膦酸盐注射液完成Ⅱb 期临床入组,其他在研产品的研发进度顺利推进。公司研发梯队丰富,已形成从诊断到治疗性核药的全产业链布局。此外,公司旗下创新核药业务平台上海蓝纳成也在开发更多的诊断与治疗的核素药物和纳米药物,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管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核药龙头企业之一,已形成从诊断到治疗性核药的全产业链布局。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95 亿元、4.99 亿元、6.29 亿元,参考业内可比公司以及公司自身业务情况,给予22 年合理PE 约30 倍,对应公司合理价值约14.78 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对公司正常业务开展造成影响;核药房拓展进度不达预期;在研产品研发进展不达预期;商誉占总资产比例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