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公司发布23H1 业绩,实现营业收入200 亿元,同比上涨6%;实现归母净利润18.4 亿元,同比下降34%;实现扣非净利润19.5 亿,同比下降28%。其中23Q2 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4 亿元,同比下降10%、环比上涨61%,实现扣非净利润11.7 亿,同比上涨1%、环比上涨51%。公司业绩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改善,其中Q2 单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环比增速双双回正。
事件2:公司拟与SINOGAS 或其关联方签订6 艘船舶租赁协议,用以满足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原材料运输需求,确保项目顺利投产。
乙烷重回低价时代,乙烷裂解成本优势扩大:1)随着欧洲能源危机结束,乙烷价格趋势性回落,其中22Q4/23Q1/23Q2 美国MB 乙烷均价分别为289/184/153 美元/吨,以23Q2 均价测算,乙烷裂解装置盈利约825元/吨,较石脑油路线的成本优势扩大至925 元/吨。2)进入7 月份以后,乙烷价格小幅回升,其中最新价为228 美元/吨(7 月14 日),主要系美国天然气涨价驱动。目前海外天然气库存已处于历史高位,乙烷/天然气比价也来到近十年95%分位,高溢价背景下乙烷价格仍有下降空间。3)中长期看,美国天然气产量高增带动乙烷供应增长,而需求端同时面临内需不足+出口受限,原料供应过剩背景下,乙烷路线有望长期享受成本红利。
丙烷价格高位回落,PDH 装置扭亏为盈:受天然气跌价和季节性因素影响,2 月以来丙烷价格大幅回落,其中23Q1/23Q2 丙烷均价分别为693/540 美元/吨,截至7 月14 日,丙烷/布伦特比价已降至近十年7%分位。随着丙烷价格的大幅回落,PDH 装置盈利显著改善,根据我们测算,3 月中旬以来PDH 装置已基本实现扭亏,其中23Q2 行业平均盈利约124 元/吨。
下游扩产进行中,大量项目落地贡献业绩:其中连云港基地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各生产装置均已完成中交或接近建成;平湖基地80 万吨丁辛醇项目计划于23 年底中交;嘉兴基地26 万吨高分子乳液项目加速推进,有望进一步拓宽丙烯酸酯下游向高端涂料乳液、电池粘合剂、涂覆剂等化学新材料发展;年产4 万吨EAA 装置顺利开工,并新增二期项目规划,有望率先实现EAA 国产化替代。
α-烯烃技术突破,高端聚烯烃布局未来可期:1)公司是国内α-烯烃领域第一梯队。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1000 吨α-烯烃中试装置已经全面投产运行,催化剂、产品收率和质量都已达到预期目标,10 万吨级的α-烯烃和POE 工业化装置将于23H2 开工建设,预计于24 年底建成。2)公司依托α-烯烃技术突破,进一步布局250 万吨/年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向下游mPE、POE、PAO、UHMWPE 等高端聚烯烃材料延伸。目前我国高端聚烯烃年消费量超过1200 万吨,下游光伏、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但供应端仍高度依赖进口,其中POE、EAA 等产品尚未实现产业化突破,mPE、PAO 等产品进口依存度接近90%,公司通过布局α-烯烃一体化基地,有望成为国内领先的高端聚烯烃产品供应商。3)船舶租赁协议有序推进,进一步锁定项目进展。公司拟与SINOGAS 或其关联方签订6 艘原料运输船舶租赁协议,由其提供原材料物流运输服务,租期15 年、租金总额约17 亿美元。船舶资源的落实有利于原材料的准时供应,也为α烯烃项目的推进提供了保障。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新材料产能有序投放,C2/C3 景气持续回升,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44、62 和75 亿元,按2023 年7月17 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 分别12.1、8.7 和7.2 倍。公司依托低价轻烃原料,全面进军高端聚烯烃领域,α属性强化,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审批不及预期,需求复苏迟缓,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