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公司发 布2021 三季报,实现营收49.01 亿元,同比增长116.32%;实现归母净利3.91 亿元(扣非3.68 亿元),同比增长134.71%(扣非同比增长179.63%)。
Q3 单季度,公司营收17.44 亿元,同比增长62.45%;净利1.34 亿元,同比增长47.05%。
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再生资源运营持续增长确定性强。
报告期,公司净利率小幅提升0.71 个百分点至8.12%,ROE(加权)12.37%,报告期公司ROE(加权)12.37%,同比增加5.89 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资产负债率同比增长3.85 个百分点至26.15%,维持在较低水平,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2.16、0.97,整体债务风险较低;经现净额2.91 亿元,同比增加147.28%,延续改善趋势。
在6 月份并表江西万弘后,公司稀土回收及再生资源业务持续扩张,是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近期国务院发布的《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再生资源利用是“碳达峰十大行动” 中“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的重要举措,公司稀土回收产能扩张潜力大,废钢业务也将持续受益碳减排政策的推进,再生资源运营业务持续高增长确定性强。
新能源推动稀土需求大幅增长;公司内生+外延,稀土回收产能持续扩张。2020 下半年以来,稀土景气度高,镨钕氧化物从去年同期的26万元/吨涨至目前的超过70 万元/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这些行业在可预期的未来都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过去三年均保持了50%以上的增幅,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到2030 年销量占比40%,我国及全球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进入高速成长期;新能源汽车单车钕铁硼用量约3~6千克,是传统汽车的3~5 倍,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长将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公司持续加码稀土回收业务,在完成对江西万弘的并购后,公司废旧磁材总处理能能力超过2 万吨,产能超过6000 吨,进一步强化了磁材回收龙头地位。同时,公司联合南方稀土,成立赣州华卓兴建年处理6 万吨磁材废料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预计今年底有望投产,未来将为公司稀土回收增产扩能提供重要支撑,也将支撑稀土回收业务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推动力。
废钢板块长期受益“碳中和”、十四五废钢需求有望倍增,汽车拆解有望释放20 亿加工设备市场。《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大力推进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去年下半年以来,废钢价格持续上涨,行业持续高景气,在“碳中和”推动下,电炉钢产能提升势在必行,也必将带动废钢加工设备、废钢加工业务维持长期高景气。公司废钢板块有望持续稳健增长。
公司先后布局东海华宏(汽车拆解为主的废钢加工)、北京中物博(汽车拆解)、迁安聚力(废钢加工),目前已形成废钢加工设备、汽车拆解运营、废钢加工配送的钢铁再生资源全产业链,在上游协同效应下,汽车拆解运营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2021 年上半年全国废钢消耗总量13795 万吨,同比去年增加4420 万吨,增幅47.1%,在铁矿石价格高企、进口依赖度高、以及碳减排压力增大等多重因素下,未来废钢比提升空间巨大。根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预测,废钢铁资源每年增加约1000-1500 万吨,到2030 年,废钢的资源量将占到钢产量的40%-50%。其中,随着汽车报废进入高峰期以及《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汽车拆解领域法规的实施,汽车拆解设备需求有望在未来2~3 年迎来爆发期。按照每个拆解牌照投资300 万元测算,预计在未来2~3 年,拆解设备投资需求在20 亿左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净利分别为5.32 亿元、6.89 亿元、8.68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1 倍、16 倍、13 倍。公司稀土业务增长潜力大,废钢板块长期受益碳中和,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废钢设备需求不及预期;稀土价格出现超预期波动、扩产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