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国内钢结构加工制造龙头,22Q3 新签订单在剔除钢价影响后仍实现较快增长,且结构上看今年以来大型订单占比进一步提升,有望推动单吨盈利持续增强。中长期而言,公司凭借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制造优势,正持续突破非标制造的规模瓶颈,带来自身大单承接和低成本双重优势,市占率提升空间广阔。综合可比企业PE 及PB 估值,我们预测公司合理市值在320 亿元左右,对应目标价46 元,维持 “买入”评级。
考虑钢价因素,22Q3 新签订单实现较快增长。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22Q1-3累计新签订单195.7 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2022Q3 新签订单67.9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公司合同定价模式为成本加成,即“合同价=钢价*(1+合理毛利率)”,三季度订单增速较Q1(同增+14.7%)、Q2(同增+28.0%)有所放缓,主要源于2022Q3 钢价平均综合指数同比下降23.9%,若剔除钢价波动影响,我们测算公司Q3 新签材料订单同比增速在29.8%左右,相较于Q1(同增+8.4%,剔除钢价影响因素后,下同)、Q2(同增+40.7%)仍维持较快增长。
我们认为,公司22Q3 新签订单实现较快增长,一方面受益于Q3 以来华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钢价进一步回落,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公司规模+成本优势带来自身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
从结构上看,今年以来公司大订单占比明显提升,单吨盈利水平有望持续增强。
钢结构加工行业进入门槛不高,但由于其高度非标属性,大规模制造难度较大,因此行业内绝大部分企业规模很小,年产10 万吨以上的企业较少。而公司近年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持续突破管理瓶颈,产能规模不断扩张,2021 年末已达到420 万吨/年,从而具备更强的大单承接能力,近年重大订单比重正不断提升。
从公司公布的合同金额1亿元以上或加工量1 万吨以上的订单情况来看,2019、2020、2021、2022Q1-3 这类重大订单金额占比分别为17.5%、14.0%、20.8%、26.1%,而这类大订单通常竞争对手较少且单吨加工费用相对更高,为此订单大型化有望助力公司单吨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
Q3 产量同比基本持平,9 月或迎边际改善。公司2022Q1-3 累计产量为246.1万吨,同比增长1.5%,其中2022Q3 产量为87.5 万吨,同比下降0.3%,主要原因在于:1)受7-8 月高温天气及公司部分生产基地所在地区限电影响生产节奏有所放缓,不过随着9 月以来气温下降及限电影响基本消除,预计公司生产边际改善;2)公司重大订单占比进一步提升,而该类项目加工难度相对更大,因此产量释放更慢,但这类项目单吨加工费相对更高。
产能稳步扩张,信息化+智能化助力公司中长期持续成长。公司计划将产能规模由去年底的420 万吨扩张至今年底的500 万吨,2022H1 末公司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合计55.2 亿元,较起初增长6.0 亿元,表明产能扩张稳步推进;此外,公司全力推进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自2022 年开始加快激光智能切割、小型连接件的专业化智能化生产、机器人自主寻位焊接、机器人喷涂等智能化改造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利用工业互联技术有效打通智能设备与公司信息化管理系统之间的连接,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效率和智能设备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进一步降本增效。我们测算公司2021 年市占率仍仅3.5%左右,未来有望持续提升,中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风险因素: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执行进度不及预期;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产能扩张进度不及预期;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大额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等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中长期政策推动下钢结构需求景气预计向上,短期随着钢价高位回落+高温天气结束,行业料将迎来需求+盈利双重改善,结 合公司通过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突破规模瓶颈、降低生产成本,未来市占率及盈利能力仍有望持续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3.15/17.23/22.16 亿元,现价对应PE 估值分别为17.7/13.6/10.6 倍。参考可比企业(精工钢构、东南网架、杭萧钢构对应2022 年东方财富Choice 一致预期PE 估值平均为14 倍)及公司历史估值水平(公司自2020 年聚焦钢结构制造业务以来,平均PE(ttm)达到29 倍左右),我们认为可给予公司2022 年25 倍PE 估值,对应市值329 亿元;另外,参考同样从事非标准化加工制造的志特新材(主要从事建筑铝模板加工制造及租赁业务)当前PB 估值为4.33 倍,据此测算公司对应市值为315 亿元。综合PE 及PB 估值,我们预测公司合理市值在320 亿元左右,对应目标价46 元,维持 “买入”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