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0 月25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1.18 亿元,同比+74.03%;实现归母净利润54.51 亿元,同比-46.1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86%,同比减少13.47 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4.13%,同比减少13.15 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4.45%,同比减少10.03 个百分点。
其中,2022 年Q3 实现营收774.91 亿元,同比+72.43%,环比-1.94%;实现归母净利润0.84 亿元,同比-97.64%,环比-96.2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26%,同比减少7.69 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8.97%,同比减少21.31 个百分点,环比减少5.75 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0.45%,同比减少14.28 个百分点,环比减少4.47 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高原油库存叠加化工品价格下滑,公司Q3 业绩大幅收窄2022Q3,公司实现营收774.91 亿元,同比+72.43%,环比-1.94%,营收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浙石化二期逐步转固,公司产销量同比大幅增加。盈利方面,公司2022Q3 实现归母净利润0.84 亿元,同比-97.64%,环比-96.27%。业绩出现大幅下滑,一方面受库存影响,二季度高油价更多在三季度成本端体现,同时弱需求背景下产品价格回落,导致主要产品价差大幅收窄。据Wind,在原油库存30 天基础下,2022 年Q3 汽油-原油价差达732.70 元/吨,同比-51.92%,环比-20.57%;PX-原油价差达2712.26 元/吨,同比-4.90%,环比-19.15%;聚乙烯-原油价差达671.93 元/吨,同比-54.45%,环比-78.91%,呈大幅下跌趋势,也带动公司盈利大幅收窄。
现金流方面,2022Q3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6.0 亿元,同比减少86.11%,主要由于原料价格高涨,致三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期间费用方面,2022Q3 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0.05%/1.95%/1.80%,同比-0.05/-1.17/-1.00 pct,环比-0.01/-0.22/-0.25 pct,期间费用控制良好。
主要产品价差逐步回升,看好Q4 公司盈利修复受前期原油价格高涨影响,炼化企业Q3 成本端承受较大压力,其中2022Q2 布伦特原油均价达112.04 美元/桶,环比+14.72%,受库存等因素影响,二季度的高油价也更多体现在三季度成本,造成三季度产品盈利大幅下滑。而自三季度以来,原油价格呈回落趋势,其中2022Q3 布伦特原油均价达98.07 美元/桶,环比-12.47%;截至10月25 日,2022Q4 布伦特原油均价达92.96 美元/桶,环比-5.21%。
随着原油价格回落,主要产品价格开始回升,产品价差也逐步修复,在原油库存30 天基础下,2022Q4 汽油-原油价差达1262.8 元/吨,环比+72.35%;PX-原油价差达3372.39 元/吨,环比+24.34%;聚乙烯-原油价差达2443.09 元/吨,环比+263.59%。随着主要产品价差回升,我们看好公司Q4 业绩迎来修复。
持续布局新材料,千亿投资支撑成长
9 月26 日,公司公告浙石化二期26 万吨/年PC 近期顺利产出合格产品,在浙石化二期陆续转固的同时,公司持续加码新材料领域,布局140 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高端新材料及高性能树脂项目。
其中,乙烯项目建设140 万吨/年乙烯、25 万吨/年丁二烯抽提、35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38 万吨/年聚醚多元醇、40 万吨/年ABS 等产能。高性能树脂项目以浙石化一期、二期工程所产化工品为主要原料,新建30 万吨/年LDPE/EVA(管式)装置、10 万吨/年EVA(釜式)装置、40 万吨/年LDPE 装置、20 万吨/年DMC 装置、3×6 万吨/年PMMA 装置等产能。高端新材料项目对4000 万吨/年炼化项目相关装置进行挖潜增效,拟新建400 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35 万吨/年α-烯烃、2×20 万吨/年POE、30 万吨/年EVA/LDPE(管式)、50 万吨/年尼龙66 盐、20 万吨/年PBS、12 万吨/年聚四氢呋喃、3 万吨/年NMP、66 万吨/年丙烯腈等。三大项目的逐步落地将促使浙石化从世界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向世界领先的化工新材料高地转型;同时,三大项目累计投资额达1178 亿元,预计累计带来净利润164亿元,将在炼化项目之后,打造公司“二次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综合考虑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情况,及主要产品价格价差变化,我们对公司业绩进行适当下调,预计公司2022/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02、134.92、195.62 亿元,EPS 为0.71、1.33、1.93 元/股,对应PE 为15、8、6 倍,考虑公司盈利有望逐步修复,且未来呈高成长,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情况、新产能建设进度不达预期、新产能贡献业绩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变动、经济大幅下行、原油价格大幅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