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8.23 亿元,同比增长274.68%;实现归母净利润205.04 亿元,同比增长292.1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99.52 亿元,同比增长586.34%。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10 元(含税)。
锂盐业务量价齐升推动公司盈利高速增长。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拉动锂盐需求增长,叠加锂盐供给偏刚性,全年锂盐价格波动上涨。根据SMM 数据,2022 年,全球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48.24 万元/吨,同比增长297.69%;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为47.68 万元/吨,同比增长214.38%。随着马洪四期投产,公司锂盐产能提高,2022 年公司实现锂盐销量9.74 万吨LCE,同比增长7.32%,锂盐业务放量与锂价高企同频,推动公司盈利实现同比高增。2022Q2 公司动力电池产能从3GWh 提升至7GWh,全年公司实现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6GWh,锂电池业务销量增加带动公司盈利高速增长。
2022Q4 锂盐价格上涨推动公司业绩同比高增。2022Q1-2022Q4,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25 亿元、37.28 亿元、75.41 亿元和57.09 亿元,Q4 公司盈利环比回落可能是由于锂精矿等锂盐原料价格上涨所致。但Q4 锂盐价格的持续走高对公司业绩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SMM 数据,2022Q4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55.22 万元/吨,环比提高了14.50%,锂盐价格实现高位上涨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售年底冲量,锂盐需求大幅增加,同时盐湖端冬季减产,锂盐供给偏刚性,锂价创历史新高。锂价上涨带动盈利增长。2022Q2 投产的4GWh 动力电池产能在Q4 基本实现满产,锂电池业务持续放量为公司贡献稳定盈利。
锂电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布局深化,各环节增储扩产放量稳步推进。公司在锂电业务领域实现垂直整合,业务范畴涉及上游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与金属锂加工和下游锂电池制造及回收利用。随着公司锂电业务一体化布局的不断完善,各业务环节逐步扩产放量,为公司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
锂资源开发: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优质锂资源储备,现有资源涵盖锂辉石、锂云母、盐湖和锂黏土等多种类型。在原有权益资源的基础上,2022年公司通过新余赣锋取得了上饶松树岗钽铌矿62%的股权;收购了马里锂业50%股权,完成了Goulamina 锂辉石项目的股权交割;要约收购Bacanora,目前公司持有Bacanora 公司及Sonora 锂黏土项目100%股权;完成对Lithea 公司100%股权收购,拥有其旗下PPG 锂盐湖项目。除收购新的锂资源外,公司对现有资源不断挖潜,Mt Marion 项目通过改造扩建锂精矿产能将提升至90 万吨/年。随着公司在锂资源端增储扩产步伐不断推进,公司锂原料自给率将不断提高。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锂化合物生产商,目前公司在国内形成了约12 万吨LCE/年的锂盐产能。其中,氢氧化锂产能约8.1 万吨/年;碳酸锂产能约4.1 万吨/年(包含高纯碳酸锂);金属锂产能约0.215 万吨/年,氯化锂等其他锂盐产能约2.45 万吨。2022 年公司继续扩充锂盐产能:马洪四 期已经顺利建成并开始试生产;河北赣锋年产6000 吨碳酸锂生产线已顺利建成并开始试生产;预计在2030 年前,公司将拥有超过60 万吨/年的锂盐产品供应能力。
锂电池制造与回收利用:依靠上游锂资源及锂盐供应优势,公司在锂电池领域的扩张稳步推进,目前公司锂电业务范畴已涵盖消费类电池、聚合物小电芯、固态锂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五大类。在现有产线基础上,公司不断扩充锂电池产能:重庆赣锋20GWh 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项目开工;新余动力电池二期年产10GWh 新型锂电池项目在建项目亦在规划进一步的产能提升。预计到2023 年公司锂电池产能最高将达到12Wh/年。
公司子公司循环科技是电池回收领域头部企业之一,目前已形成7 万吨/年退役锂电池及金属废料回收处理能力。在公司未来规划中,循环科技将扩大三元前驱体项目产能,助力企业实建立锂产品循环生态链。
下游需求遇冷,锂盐价格持续下行。2023 年以来,受到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求冷淡,正极材料厂以去库为主,锂盐刚需采购,锂盐价格下跌持续下降。2 月份动力电池行业头部厂商推出“锂矿返利”计划后,锂盐价格加速下跌,根据SMM 数据,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回落至25.7 万元/吨(3 月29 日数据)。目前正极材料厂商多以询价为主,锂盐市场成交量较少,短期内受油车补贴挤压新能源汽车销量等因素影响,锂盐价格或持续走低,但后续随着正极材料厂开启补库节奏以及新能源汽车进入销售旺季,锂盐价格或实现企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随着公司锂资源布局和锂盐产能持续扩张,公司锂盐出货量有望实现大幅增长,推动公司业绩增长。但考虑到近期锂盐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做出调整,预计2023-2025 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63、178.66、204.81 亿元,EPS 分别为7.72、8.86、10.15 元,3 月30 日收盘价对应PE 分别为8.7、7.5、6.6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产能建设不及预期、锂盐价格大幅波动、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