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预计下半年集中释放
201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6亿元,yoy+46.43%;实现归母净利润0.84亿元,yoy+60.91%(扣非后0.8亿元,yoy+64.26%),符合预增区间。EPS 为0.06元,yoy+5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3.02亿元,同比改善;加权ROE1.96%。公司预计2017年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1.78~2.21亿元,yoy+110%~160%,下半年业绩有望集中释放。
新签订单加速,助推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自2016年以来公告新签订单189.15亿元,其中PPP 项目达125.25亿元,占总额的66.22%;今年至今公司已公告新签合同额92.46亿元,已超过2016年全年水平。考虑到下半年是公司签订订单的高峰期,我们判断公司新签合同呈加速态势。公司订单获取能力已有明显进步,2017年单项目体量接近或超过20亿元的有3 个,其中1 个高达45.9亿元。公司除了通过PPP/EPC 模式保持在特色小镇一体化建设的优势地位外,还积极发展规划设计等领域,预计业绩将会进一步提升。
业务转型成功,“PPP+生态城镇”带动盈利提升
公司2017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18.94%,同比上升2.09 个百分点,主要在于生态城镇业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占营业总收入比重达16.59%,毛利率20.58%,高于传统的园林施工业务5.31 个百分点;净利率4.33%,较去年同期增加1.21 个百分点。随着公司通过PPP 推动生态城镇一体化服务的落实,盈利能力预计将继续提升。期间费用率13.66%,同比上升1.01 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费用小幅下降,财务费用上升1.72 个百分点,主要是公司融资规模扩张导致利息及费用增长所致。资产负债率下降至61.81%,资本结构改善。存货及应收账款占资产比重均同比下降。
全产业链布局生态城镇,协同效应明显
依托浔龙河、时光贵州、云漫湖等标杆性特色小镇项目,公司打造的“贵安模式”和“棕榈模式”已成为特色小镇样板工程。2017年上半年,公司投资设立多个PPP 项目公司,便于获取优质PPP/EPC 项目资源。同时,公司一方面通过收购浙江新中源45%股权,提升项目施工能力;另一方面在运营和内容端完善布局,在体育、娱乐与文旅三大产业的稳步发展,实现了建设-运营-内容全产业链的协同效应,竞争优势强。
看好公司业绩增长及盈利提升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未来几年生态小镇/PPP 市政市场将维持高景气度,而公司生态小镇龙头地位确立,全年业绩预计维持高增长,可给予一定估值溢价。我们维持原盈利预测,即2017-19年EPS 为0.40/0.57/0.79元,认可给予17年30-35倍PE,对应价格区间12.00~14.0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特色小镇政策推进不及预期;PPP 模式推进项目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