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3 年报,23 年营收133.09 亿元,同比+3.95%;归母净利润12.16 亿元,同比+0.48%;扣非归母净利润11.24 亿元,同比-0.17%。
单季度来看,23Q4 实现营收35.29 亿元,同比+16.19%;归母净利润3.65 亿,同比+758.28%;扣非归母净利润3.19 亿元,同比+464.40%。
事件评论
设备业务毛利率改善明显,静待气体业务景气度修复。设备销售业务营业收入47.23 亿元,同比增长5.96%,毛利率为29.90%,同比增长3.81pct,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因素,公司空分设备业务毛利率达31.5%,同比提升4.77pct;气体业务营业收入81.94亿元,同比增长2.33%,毛利率18.75%,同比下降6.54pct,主要受稀有气体价格大幅下滑及液体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从近期气体市场来看,氛围有向好趋势,工业气价格多有上调,根据卓创资讯,3 月液氧均价414.63 元/吨,环比涨20.69%,同比降16.87%。
液氮产品月均价至454 元/吨,环比涨50.18 元/吨,同比降57.92 元/吨。液氩月均价为1139.77 元/吨,环比涨5.77%,同比降8.81%。此外,3 月氙气、氖气市场价格均环比小涨,预计随着经济预期好转,下游相关行业逐步恢复,对气体市场需求或有带动。
气投业务与设备订单结构优化,逐步迈向国际化。1)气体项目方面,公司全年新签山东杭氧、河南晋开、山西天泽等多个气体投资项目,制氧量(含氮气项目)45 万Nm3/h,同比增加15.4%。此外,公司新签印尼气体项目,气体产业迈向国际化,充足的在手气体项目有望为公司未来几年的业绩提供确定性增量。2)设备业务方面,公司全年新签设备销售合同额达64.70 亿元,其中外贸合同额达9.08 亿元,占比提升至14.03%,低温石化装备海外销售合同额占比提升至53%。23 年公司设备与气投业务双双出海,有望持续驱动公司收入增长,并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加速拓展气体零售,特气板块战略布局持续推进。1)23 年公司调整气体零售中心架构,推动气体零售业务销售量持续增长,全年累计销售液体240 万吨、瓶气43 万瓶。在钢铁等传统行业基础上,积极开发医疗气体、食品气体、高纯气体等,不断拓展气体应用领域。
大力拓展无人值守现场制气业务,23 年新签项目12 个。2)公司加快对并购的西亚特电子、万达气体的整合,特气产品品类逐步丰富。同时在氦气供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国内首家兼具自主研制成功液氦罐箱并量产、直接进口氦源、具备电子级氦气保供能力的企业,形成了自主、可控、稳定的氦气供应链,竞争优势显著。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作为国内工业气体龙头,设备与气投业务双双出海,新业务板块持续推进,有望逐步成为全球工业气体巨头。预计 2024-2025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4、18.1 亿元,对应 PE 为20、16 倍。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2、气体价格表现低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