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3 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2.88 亿元,同比增长20.24%;实现归母净利润2.76 亿元,同比下降14.20%,环比2022Q4 扭亏为盈。
2023Q1 公司收入增速明显恢复,我们判断是前期气体库存于一季度部分消化从而实现销量增长;利润增速仍然承压,主要系气体价格尚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从而使得盈利水平同比下滑。气体价格环比回升使得公司2023Q1 毛利率、净利率环比均显著提升10 个百分点以上。2023 年1-4 月新签空分供气项目达16.3 万Nm3/h,已超过2022全年的40%,新签项目节奏加快。
事件
公司发布2023 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2.88 亿元,同比增长20.24%;实现归母净利润2.76 亿元,同比下降14.20%,环比2022Q4 扭亏为盈;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7 亿元,同比下降14.79%。
简评
2023Q1 利润率环比改善明显,同比仍然承压
2023Q1 公司收入增速明显恢复,我们判断是前期气体库存于一季度部分消化从而实现销量增长;利润增速仍然承压,主要系气体价格尚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从而使得盈利水平同比下滑。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4.12 pct 至24.63%,环比2022Q4 显著提升10.94 pct。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1.3 pct 至12.36%,其中管理+研发费用率提升0.95 pct至10.20%。公司销售净利率同比下滑3.43 pct 至8.96%,环比2022Q4显著提升10.43 pct。
气体业务:2023 年1-4 月新签空分供气项目达16.3 万Nm3/h,已超过2022 全年的40%
1)管道气:截至2023 年4 月25 日,公司新签空分供气项目合计达到16.3 万Nm3/h,其中河南晋开58000Nm3/h 空分供气项目拟投资4.08亿元、合同期限20 年,山东杭氧技改扩建105000Nm3/h 空分供气项目拟投资6.18 亿元、合同期限15 年。参照公司2022 全年气体投资项目新增制氧量39 万Nm3/h,2023 年以来公司新签供气项目已达到2022全年的41.8%。展望2023 年,我们预计公司投资项目新增制氧量有望超过50 万m3/h,甚至有望与2021 年的64 万m3/h 相当。
2)零售气:2023Q1 零售气中大宗气体价格已重回上升通道,虽然稀有气体氪氙的价格仍在震荡下行,但是全年我们认为氪气、氙气的价格有望下探触底并迎来小幅回升,从而带动利润率上行。2023 年公司新建的年产2000m3/h 精制氙气、20000m3/h 精制氪气项目有望逐步投产,乐观情形产能利用率有望超过一半,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
设备业务:以空分设备为核心,盈利水平长期稳定公司设备业务长期维持稳定的盈利水平。过去10 年,公司空分设备毛利率维持在20%-27%,平均达23.36%;气体毛利率维持在12%-26%之间,平均达19.17%。2022年公司实现设备新签订单约66.12 亿元,同比略降3.33%,其中1)空分设备:新签订单约60.88 亿元,新订大中型空分设备35 套,合计制氧容量高达225 万Nm3/h;2)石化装备:新签订单约5.23 亿元,其中公司的乙烯冷箱产品的国内市占率超过80%,龙头地位稳固。展望2023年,设备业务有望稳健增长,依旧维持稳定的毛利率水平。
投资建议:公司系国内工业气体龙头,依托强大的空分设计成套能力和制造能力,得到了业内客户的高度认可,同时不断拓展的下游新兴领域有望为公司贡献业绩新增量。随着大宗气体项目规模持续扩大、新兴领域拓展顺利以及零售气价格回升,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实现收入分别为150.34、177.35、203.9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7、18.89、22.4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4%、25.35%、18.65%,对应2023-2025 年PE 估值分别为26.60、21.22、17.8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1)零售气价格下行的风险:当前国内外经济局势复杂,公司零售气需求景气度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景气度超预期下行,叠加公司产能进一步释放,可能导致零售气价格继续下行。
2)气体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包括大宗气体与零售气在内的外包气体市场空间大,吸引新进入者涌入,可能会导致公司在某些区域市场无法充分发挥空分设备自制的优势,进而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3)管理风险:随着公司气体子公司的数量以及已投产的装置规模持续不断增加,对公司管理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治理结构风险加大。
4)设备业务增长乏力的风险:设备业务作为传统业务,尽管公司竞争优势明显,但是受整个下游重化工业景气度的影响,可能出现下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