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公告:
1、公司发布2020 年年报,营业收入635.03 亿元,同比增长10.14%,归母净利润133.86 亿元,同比增长7.82%。
2、公司发布2021 年一季报,营业收入139.88 亿元,同比增长48.36%,归母净利润21.69 亿元,同比增长44.99%。
全年业绩稳步增长,EBG 和创新业务是主要增量。公司全年收入增长10.1%,归母净利润增长7.8%,在疫情影响下实现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EBG 事业部和创新业务的快速增长,随着疫情得到控制,PBG 和SMBG业务下半年都得到较好恢复:1)企事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持续旺盛,公司在各个行业智慧业务的应用优势突出,EMG 事业群收入151.8 亿元,同比增长20.56%;2)PBG 事业群收入163.04 亿元,同比增长4.61%;3)SMBG 事业群收入96.83 亿元,同比增长3.5%;4)创新业务方面,整体收入61.68 亿元,同比增长39.03%,其中智能家居业务收入29.19 亿元,同比增长12.6%,机器人业务13.59 亿元,同比增长66.91%。
分国内外看,国内收入458.07 亿元,同比增长10.59%,海外收入176.97亿元,同比增长8.98%。
分季度来看,2020Q1-Q4 收入增速分别为-5.2%、6.2%、11.5%、20.6%,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6%、16.7%、0.1%、12.7%(Q2 红外产品贡献较大,Q3 汇兑损失较大),整体呈现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逐季提升的态势。
经济逐渐复苏,2021Q1 加速成长,业绩超预期。随着经济持续复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大投入,公司21Q1 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48.36%、44.99%,超出市场预期。同时,我们判断,由于多种原材料存在供货紧张的问题,小企业供应得不到保证,格局向好,并且公司继续保持较高库存水位,一季度末存货金额133 亿,相对2020 年末进一步增加,以平滑上游供货紧张带来的波动。
AI 持续落地+人效回升,盈利能力稳中有升。公司2020 年毛利率46.53%,同比提升0.54 个百分点,上半年热成像测温产品对毛利的拉动作用较大,AI占比增加对于公司产品附加值提升也持续显现,前端产品毛利率提升3.53 个百分点,创新业务毛利率也有0.62 个百分点的提升。同时内部持续降本增效,也是公司一直以来的核心竞争力。
按区域来看,国内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1.11 个百分点,海外业务外毛利率提升4.78 个百分点。2020Q1 公司毛利率46.82%,同比小幅下滑,主要是去年同期高毛利红外产品占比相对较高。
费用方面,公司2020 年采取了较为保守的费用策略,控制人员增长,控制费用支出,2020 年底公司人数为4.27 万人,较前一年底增加5.65%,增速快速降低,2020 年销售、管理费率同比分别降低0.97、0.34 个百分点,研发费率则进一步提升0.53 个百分点至10.04%。由于汇兑损失大幅增加(2019 年为汇兑收益1.8 亿元,2020 年为汇兑损失9.3 亿元),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0.4亿元。2020Q1 由于销售收入快速增加,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率合计同比减少3.49 个百分点,汇兑损失增加,带动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 亿元左右。
2020 年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0.88 亿元,是历年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当年净利润比最高的一年,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回款,此外,部分产品如红外测温类产品的付款条件较好,对提升公司现金流水平有所帮助。2020Q1为-20.18 亿元,同比也有较大幅度改善。
行业需求持续释放,多维感知+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打开成长空间。随着疫苗接种人数增加,国内外经济活动复苏,公司PBG、SMBG 和海外业务增速持续回升;EBG 方面,龙头企业在信息化上的投资刚刚拉开帷幕,成长空间巨大;创新业务也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公司在行业调整期苦炼内功、精耕细作,18 年基本完成统一软件架构平台的搭建,19 年持续磨合,在部分项目中逐渐落地。同时基于对物联感知业务的战略定位,形成在可见光、毫米波、远红外、X 光、声波领域的五条技术主线,构成公司多维感知技术的主架构。我们认为随着未来行业需求增加,公司响应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有望获取更高份额,人均效率也将持续提升,2020年公司人均创收开始回升,未来有望持续。
中长期看,公司推动的AI Cloud 云边融合计算架构、物信融合数据架构持续落地,不仅大幅增加原有业务的附加值,而且通过智能物联网与信息网之间的数据交互,也夯实在深度学习、大数据、智能物联网、数据应用等领域的发展基础,不断挖据有助于社会效率提升的新市场、新需求,完成从安防公司向大数据公司的转型。我们上调公司21-23 年归母净利润为172.3、212.2、255.5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2021 年4 月16 日收盘价)PE 为30.9、25.1、20.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恶化;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