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2022 年4 月27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及2022 年一季度报告:
1)公司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96.83 亿元,同比+59.90%;实现毛利率39.41%,同比+2.73pct;实现归母净利润10.77 亿元,同比+100.6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07 亿元,同比+309.45%;
2)公司2022Q1 实现营业收入21.36 亿元,同比+50.04%;实现毛利率44.64%,同比+5.12pct;实现归母净利润2.06 亿元,同比+183.1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5 亿元,同比+382.23%。
评论:
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业绩持续高增长,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下游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公司电子工艺装备及电子元器件业务实现高增长,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96.83 亿元,同比+59.90%,其中电子工艺装备业务收入79.49 亿元,同比+63.24%;电子元器件业务收入17.15 亿元,同比+47.22%。2022 年行业持续高景气,公司2022Q1 实现营收21.36 亿元,同比+50.04%;实现毛利率44.64%,同比+5.12pct;实现归母净利润2.06 亿元,同比+183.18%。展望2022年,国内主要晶圆厂持续扩产,设备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
验证+订单+扩产,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有望进入业绩快速放量阶段。设备验证方面,目前国产设备的验证正稳步推进;订单方面,重点客户扩产规划稳步推进中,短期内有望看到重点客户大额订单的落地及相应份额的显著提升;扩产方面,行业持续高景气,成熟制程产能供不应求,同时中国大陆地区约占全球半导体芯片需求的35%-40%,目前国内晶圆厂远不能满足自主可控的需求,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国内晶圆厂扩产有望保持高增速。综合验证、订单、扩产三个方面,我们认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有望迎来业绩快速增长阶段。
公司半导体设备产品线最为齐全,有望最大受益于国产替代红利。受国际局势影响,国内晶圆厂的核心诉求从“稳定生产”过渡为“解决供应链安全”,显著提振了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但出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晶圆厂不会扶持太多供应商,因此当前阶段是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重要的战略窗口期。而作为产品线最齐全的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随着国产设备验证的稳步推进,公司有望显著受益于市场的快速增长及份额的显著提升。
投资建议:全球半导体设备景气周期上行,设备国产替代稳步推进,公司作为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核心标的,有望显著受益。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3 年收入预测为145.0/195.0 亿元,对应EPS 为2.94/3.82 元;新增2024 年收入预测为250.5 亿元,对应EPS 为4.94 元。结合公司历史估值区间及行业平均估值水平,给予2022 年13 倍PS,对应目标价为357.45 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引发不确定性;新设备研发存在不确定性;核心技术人才流失;上游零部件供应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