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2018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8 亿元,同比增长265.15%。公司公告2018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5.29 亿元,同比增长74.87%;实现归母净利润3.06 亿元,同比增长150.4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6 亿元,同比增长194.79%;实现EPS0.28 元/股。以此测算3Q2018 公司实现营收10.27亿元,同比增长89.21%;实现归母净利润1.5 亿元,同比增长210.0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8 亿元,同比增长265.15%。公司同时预告2018年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35-4.85 亿元,同比增长152.13%-181.11%。
电子功能材料持续放量带动业绩增长。公司3Q2018 归母净利润增幅显著,主要系电子功能材料在一线客户持续放量所致。公司电子功能材料产品2018年以来进一步扩大了在苹果公司的销售份额,BOM 料号从2017 年的不到10个增长为本年度的30 个以上,应用终端也从IPHONE 扩展到IPAD、笔记本、音箱、手表等。而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拓展持续推进,有多款料号写入OPPO、LG 等终端品牌新产品BOM 清单,从3Q2018 开始逐步放量,从而提升了常州一期项目盈利规模。
3Q2018 毛利率环比显著提升4.47 个百分点,三费比率保持稳定。3Q2018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0.94%,环比2Q2018 显著提升4.47 个百分点,同比3Q2017 也提升0.76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三费比率保持稳定,其中3Q2018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84%、6.43%、3.06%,环比分别提升0.02 个百分点、提升0.37 个百分点和降低0.43 个百分点。3Q2018 期间费用率合计为12.33%,环比下降0.04 个百分点,同比下降7.42 个百分点。
常州基地铝塑膜产能陆续投产,未来有望贡献显著业绩增量。报告期内,公司常州二期铝塑膜项目第一条300 万平方米/月产线顺利投产,填补了国内动力锂电池铝塑膜量产空白。同时常州第二条300 万平方米/月铝塑膜产线预计2019 年二季度实现量产,加上即将扩产的日本产线,全部达产后公司日本三重和中国常州两大铝塑膜基地月产能将合计达900 万平方米/月,全年产能近1 亿方。我们判断铝塑膜将成为未来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8-2020 年公司EPS 分别为0.38 元、0.53元、0.61 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我们谨慎给予2018 年28-30 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0.64-11.4 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铝塑膜投产进度低于预期、并购标的业绩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