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24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中报,2022 年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24 亿元,同比+74.04%,实现归母净利润6.81 亿元,同比+26.77%,扣非净利润达6.24亿元,同比+25.83%。2022Q2 实现营业收入69.67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62.93%/-0.14%,归母净利润3.49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33.72%/+5.12%,扣非归母净利润3.06 亿元,同比/环比+26.45%/-3.77%。
三元前驱体高镍占比进一步提升,单吨盈利维持高位。上半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6.6 万吨,同比+57%,居全球前二,贡献毛利同比+74%,占比达63%,单吨毛利2.05 万元/吨,基本与2021 全年2.12 万元/吨持平。其中8 系及以上产品出货量4.7 万吨,占比达71%(2021 年60%),9 系超高镍产品出货量4.3 万吨,占比65%(2021 年40%),出口3.9 万吨,同比+157%,占比59%。
碳酸锂回收产线正式拉通,产能达500 吨/月,助正极材料盈利水平提升。
2021 年9 月公司计划在荆门建设循环经济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其中包括1.5万吨高纯碳酸锂产能规划,产线已于今年2 月正式投产,当前月产能500 吨,按照公司年报披露规划,全年碳酸锂的回收量预计3,500 吨以上。公司回收碳酸锂主要供公司内部三元正极材料和钴酸锂的生产制造使用,助力正极材料单吨毛利由去年1.5 万元/吨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7 万元/吨。
未来五年约150 万吨订单保障高成长。公司与ECOPRO、容百科技、厦钨新能源等头部客户签署战略订单,计划2023-2026 年向韩国ECOPRO BM 公司供应高镍三元前驱体70 万吨,2023-2027 年向厦钨新能共供应45.5-54 万吨三元前驱体产品,2022-2026 年向容百科技供应前驱体不低于30 万吨。
攻克多项核心技术,迈向技术无人区。1)最新一代浓度梯度超高镍低钴(8系)核壳三元前驱体实现大规模商用化应用;2)高电压用中镍前驱体技术突破,通过创新掺杂和特殊结构设计,制造出的电池材料可适应4.4V 高电压,与中镍高电压正极龙头厦钨新能深度合作;3)双金属掺杂五元前驱体量产开发项目完成中试,进入量产开发阶段;4)钠电材料:镍铁锰钠电前驱体材料技术、层状氧化物结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先后通过中试,快速推进量产开发。5)打通由镍铁合作直接生产磷酸铁与硫酸镍的工艺路线,丰富公司原材料体系。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暂不考虑印尼青美邦项目,预计公司2022-20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25.7、33.8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4、17、13 倍,维持 “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变动风险、钴镍价格大幅波动、新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