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年归母净利同比增123.82%,下调至“增持”评级公司21 年实现营收193.01 亿元(yoy+54.83%);归母净利9.23 亿元(yoy+123.82%),与此前业绩预告(2022-003)的8.66-9.90 亿元一致。
21Q4、22Q1 归母净利润2.07、3.32 亿元(yoy+138%、+20%,qoq+15%、+60%)。考虑到产品价格高企推高营收,而加工费相对稳定,我们下调毛利率假设,预期22-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3.54/19.03/24.69 亿元(前值16.8/22.8/-亿元),可比公司wind 一致预期22PE 均值19.7X,考虑公司位列锂电材料第一梯队,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全球前二,给予公司22 年25XPE,22 年EPS0.28 元,目标价7.00 元(前值14.33 元),下调至增持评级。
三元前驱体材料向高镍产品全面转型,出货量位居全球前二据公司年报,21 年公司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超过9.1 万吨,同比增长近120%,位居全球市场前二。其中8 系及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约5.49 万吨,同比增长164.76%;9 系超高镍产品出货量约3.66 万吨,全面实施三元前驱体材料由5 系、6 系产品向8 系及8 系以上高镍产品的转型升级。公司3C 电池材料四氧化三钴出货量约1.6 万吨,同比增长4.14%,占全球四氧化三钴供应量的16%以上,稳居全球市场前二。正极材料出货量约8551 吨,同比增长21.84%。公司业务继续向新能源材料制造升级,2021 年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营收137.3 亿(yoy+106.13%),毛利率18.72%(-1.2pct)。
夯实全球产能头部地位,继续加强上游资源与原料保障能力三元前驱体方面,2021 年公司快速建成泰兴与福安两个三元前驱体制造基地,三元前驱体总产能达到23 万吨;正极材料方面,无锡与荆门三元正极材料新产线建成投产,新增1 万吨高镍产能;绿钨资源方面,1 万吨高性能碳化钨数控材料生产项目竣工投产;废弃资源回收方面,格林美(深汕)循环经济园区如期竣工运行。此外,公司继续加强资源与原料保障能力,取得了印尼镍资源项目51%的控股权,公司预计其将在2022年上半年投入运行。
年产10 万吨电池级高纯镍钴盐晶体在年内已建成投产,截至2021 年底,公司镍钴锰原料化学体系总产量达到11 万金属吨。
与上下游供应链深度合作,建立动力电池与镍钴产品全球绿色供应链2021 与2022 年公司先后与亿纬锂能、孚能科技、ECOPRO、容百科技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新能源关键镍钴锂原料的定向循环模式,打通了与新能源电池厂、新能源汽车厂的绿色供应链合作通道,继续推进构建全球范围的“动力电池回收—镍钴锂电池原料再造—电池材料再造—动力电池再造”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与镍钴产品全球绿色供应链。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