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3 中报,2023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18 亿元,同比下降4.93%,归母净利润3.02 亿元,同比下降8.84%,扣非净利润2.97 亿元,同比下降4.37%。
逐步消化集采压力,新产品及创新药值得期待。23H1 公司受部分集采品种(黄体酮胶囊、罗库溴铵注射液)影响,业绩短期承压。单季度看,23Q2 营收11.61 亿元(同比-1.54%,下同),归母净利润1.69 亿元(-17.05%),扣非净利润1.64 亿元(-10.63%)。
公司在克服罗库集采的短期压力之下,制剂新产品如已销售的舒更葡糖钠注射液、庚酸炔诺酮注射液等以及管线布局的黄体酮缓释凝胶、地屈孕酮片、潜力重磅创新药奥美克松钠等品种有望较好的衔接,我们认为2023 年是公司经营节奏切换的拐点。在API、制剂深化布局下,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公司业绩有望恢复快速增长态势。
分业务:普药表现亮眼,API 恢复增长,意大利Newchem 增长稳健。
制剂:普药表现亮眼,关注舒更、庚酸炔诺酮等新产品销售放量。23H1 制剂收入10.98 亿元(-18.8%),分季度看,23Q2 制剂收入5.91 亿元(同比-19.47%,环比+16.57%)。分治疗领域:1)妇科计生类,主要产品为黄体酮胶囊(益玛欣)、左炔诺孕酮肠溶胶囊、米非司酮片,收入2.35 亿元(-14%),主要因为各省区域集采品种黄体酮胶囊收入同比减少约0.55 亿元。2)麻醉肌松类,主要产品为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罗库溴铵注射液、注射用维库溴铵、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舒更葡糖钠注射液,收入0.49 亿元(-84%),主要因为国七集采品种罗库溴铵注射液收入同比减少约2.6 亿元。3)呼吸类,主要产品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噻托溴铵粉雾剂和环索奈德气雾剂,收入3.02 亿元(-3%),我们预计收入下降主要来源于价格的短期承压。4)皮肤科产品主要为糠酸莫米松凝胶、糠酸莫米松乳膏和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收入0.95 亿元(+9%)。5)普药制剂产品收入3.2 亿元(+38%)。6)综合招商产品收入同比减少0.24亿元。7)其他外购代理产品收入0.1 亿元。
原料药:API 恢复增长,Newchem 增长稳健。23H1 原料药及中间体收入10.03 亿元(+17.6%),其中自营原料药收入4.95 亿元(+20%),意大利子公司Newchem 收入3.49 亿元(+11.5%),仙曜贸易公司收入1.23 亿元,其他原料药贸易0.36 亿元。分季度看,23Q2 原料药及中间体收入5.53 亿元(同比+28.50%,环比+22.89%)。
费用率:产品结构影响毛利率,期间费用率下降,研发投入占比稳定。毛利率:23H1毛利率51.68%(同比-6.49pp,下同),23Q2 毛利率51.14%(-7.16pp),毛利率波动我们预计主要受产品结构调整影响。费用率:23H1 销售费用率21.68%(-7.62pp),管理费用率7.49%(+1.02pp),财务费用率-0.44%(-0.15pp),三项费用率合计28.73%(-6.75pp)。23Q2 销售费用率20.51%(-8.01pp),管理费用率7.51%(+1.43pp),财务费用率-0.68%(+0.36pp),三项费用率合计27.34%(-6.22pp)。我们预计销售费用率下降主要由于市场推广费减少。研发投入:23H1 研发费用9340 万元(-3.79%),占收入比例4.41%(+0.05pp),研发投入略有下降,占比保持稳定;23Q2 研发费用5206 万元(+31.14%),占收入比例4.48%(+1.12pp)。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中报,考虑集采品种、新产品节奏,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 年收入44.95、51.52 和59.79 亿元(调整前46.61、54.59 和63.94 亿元),同比增长2.6%、14.6%和16.1%;归母净利润7.03、8.50 和10.63 亿元(调整前7.51、9.04 和10.88 亿元),同比增速-6.2%、20.9%和25.1%。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 年PE 为16/13/11 倍。考虑公司是甾体激素优质赛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龙头,高壁垒原料药、制剂品种布局不断深化,在逐步克服集采短期压力之后,将迎来经营拐点,业绩有望恢复快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产品降价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海外收购整合失败风险、公开资料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