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2017年7月24日,公司发布2017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营收3.25亿,同比增长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同比增长294%。对此,点评如下:
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增,主要由于博微新技术、碧蓝环境等子公司业绩增长。根据公告显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25亿元,同比增长66.5%;实现营业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51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94%。公司总资产、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等资产科目较期初基本保持一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源于:1)全资子公司江西博微新技术及尚洋环科业绩增长;2)并表湖南碧蓝环保;我们预测其中业绩增量主要来源于博微新技术及碧蓝环保。
博微新技术构成利润主体,尚洋环科大概率完成业绩对赌。博微新技术和碧蓝环保业绩持续增长,构成了当前公司利润增量的主要来源,其中博微新技术对公司的利润规模构成稳定支撑;尚洋环科由于业务模式变动导致近两年业绩不达对赌,公司在2016年计提3560万商誉减值,其中2232万来源于尚洋环科,是市场对于公司担忧的主要来源。但一如我们在之前强调的尚洋环科“政府采购环境监测数据模式”(即“台州模式”)的“四省一快”五大优势(即省心、省力、省事、省钱,项目建设快)。”对于行业的颠覆作用,在河长制、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等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水污染治理成为“十三五”环保工作的重点,水质监测有望率先受益,尚洋环科有望凭借其业务模式优势迅速开疆拓土,大概率完成2017年业绩对赌。
业务亮点提示:土壤修复市场拐点将至,土壤修复业务有望迎来爆发。2017年,中央土壤修复治理专项资金提升至112亿元,较2016年的90.89亿元,同比增长23%;《土壤污染防治法》有望在年底或18年年初落地,强制性政策倒逼行业需求脱虚向实。2017年年初上市公司大额订单公告频率明显加快,行业订单爆发大幕已经拉开。碧蓝环保于2017年2月签订湘潭50亿综合治理框架协议,其中土壤修复相关项目约20亿元,公司土壤修复业务有望持续超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17~19年净利润分别为3.6亿、4.5亿和5.6亿。目前公司市值86亿元,对应17~19年估值仅24 倍、19 倍和15 倍,我们强烈看好公司土壤修复业务的高成长性和环境监测业务对行业的颠覆性改变,实际控制人增持价23.07元/股,高于21.35元/股的现价。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拓展及落地进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