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2023 年7 月14 日,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 半年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1-2.5 亿元,同比下降68.27%-73.35%,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7-2.1 亿元,同比下降69.56%-75.36%;EPS 为0.11-0.13 元。
分析判断:
23H1 公司业绩同比下降,磷化工景气周期下行业绩预告显示,2023 年H1,受磷化工行业景气周期下行、供需错配等不利影响,公司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产销量有所下滑,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根据百川盈孚数据,磷矿石2023 年H1 均价为1043.05元/吨,较去年同期显著上升约40%;下游磷加工产品价格承压,主要产品磷酸一铵2023 年H1 均价为3067.63元/吨,同比降约15%,磷酸氢钙市场均价为2392.28 元/吨,同比大幅下降超28%。我们认为,磷化工景气周期已至底部区域,公司作为磷化工产业龙头,未来随着行业供需格局转好,盈利水平有望复苏回升。
磷化工行业地位稳固,“矿化一体”产业链条持续布局完善公司为磷化工产业的龙头企业,始终坚持“矿化一体”的发展思路,磷矿资源储量约1.3 亿吨,2022 年合计生产磷矿约210 万吨。公司拥有天瑞矿业、白竹磷矿、绵竹板棚子磷矿等的采矿权,其中,天瑞矿业磷矿储量近1亿吨,采矿设计产能为250 万吨/年,龙蟒磷化工磷矿生产规模为60 万吨/年,襄阳基地白竹磷矿年产100 万吨磷矿石,待其全部复产并达产后,公司将具备年产410 万吨的磷矿生产能力,在磷化工业务方面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在“稀缺资源+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先进机制”的发展战略下,公司提升了上游核心资源自给能力。我们认为,公司对整体产业链条的布局,将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以及持续盈利能力。
加速推进新能源材料项目,深耕多资源绿色低碳产业链磷酸铁锂是锂离子电池最核心的组成材料之一,市场需求量持续快速增长。2022 年度,公司推进以甘眉新航为主体的锂资源深加工项目,在德阳、攀枝花、湖北等地合计规划建设年产50 万吨磷酸铁、40 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及配套产品。据公司公告和投关活动记录表,同年11 月,公司获得太和铁矿资源权益。目前开采规模已达300万吨/年,选矿规模达800 万吨/年,其现有钒钛磁铁矿储量1 亿吨,同时其正在办理1,000 万吨/年生产规模的采矿许可证。我们认为,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态势下,磷酸铁锂具备较高的产业需求确定性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长期来看,公司加快布局“硫-磷-钛-铁-锂-钙”多资源绿色低碳产业链,能够更快形成较为完备的发展体系,从而抓住市场机遇,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投资建议
由于公司产品价格波动较大,我们调整此前2023、2024 年盈利预测,并增加2025 年预测,预计2023-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5.60/123.43/195.71 亿元(此前2023、2024 年为96.61/123.1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5/12.28/19.38 亿元(此前2023、2024 年为13.99/15.94 亿元),EPS 分别为0.48/0.65/1.02 元(此 前2023、2024 年为0.74/0.84 元),对应2023 年7 月27 日收盘价 8.4 元PE 分别为17/13/8 倍,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