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5 月27 日晚间,公司发布对外投资公告,拟以自筹资金72.5 亿元投资全资子公司攀枝花川发龙蟒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 万吨新材料项目,项目内容包括年产20 万吨磷酸铁锂、年产20 万吨磷酸铁和年产30 万吨硫酸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同时公司拟向孙公司南漳龙蟒磷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4.9 亿元建设年产5 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项目,项目包括年产5 万吨磷酸铁装置、年产40 万吨硫酸装置。
公司拟新增77 亿投资,加码磷酸铁锂产业链公司发布公告,拟新增两项共计77 亿元投资,加大在磷酸铁锂产业链的布局。公司同意全资子公司攀枝花川发龙蟒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20 万吨新材料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为72.5 亿元。项目包括年产20 万吨磷酸铁锂、年产20 万吨磷酸铁和年产30 万吨硫酸生产线及厂房、仓库、研发中心、员工倒班宿舍等配套设施。一期项目预计2022 年9 月开工建设,在2024 年9 月前竣工投产;二期项目预计在2025 年1 月开工建设,在2026 年12 月前竣工投产。目前该投资项目尚需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此外,公司全资孙公司南漳龙蟒拟投建年产5 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项目,同时建设年产40 万吨硫磺制酸项目,总投资4.9 亿元。该项目预计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之日起 12 个月内建成投产。
磷酸铁、磷酸铁锂是公司现有磷化工产品工业磷酸一铵的下游产品,投资涉及产品是公司现有产业的有效延伸,充分利用了公司磷资源,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有利于完善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完善产业链,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向好,磷肥延续高景气度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向好,目前工业级磷酸一铵市场均价为7627 元/吨,同比去年上涨84.76%。一方面由于全球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叠加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磷肥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爆发拉动磷酸铁锂的需求,而目前国内磷酸铁锂生产企业以工业级磷酸一铵或净化磷酸作为磷源,相应带动工业级磷酸一铵的需求增加。
此外全球疫情延续叠加战争影响,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多个国家相继出台鼓励粮食种植的产业政策,海外主流磷肥产区开工受限,导致市场供给不足,市场供需保持紧平衡状态,磷肥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
截止5 月27 日,肥料级磷酸一铵价格为4354 元/吨,同比去年上涨70.08%;饲料级磷酸氢钙价格为3733 元/吨,同比去年上涨83.62%;复合肥价格为3930 元/吨,同比去年上涨60.67%。
磷矿并购持续推进,加速矿化一体进程
公司磷矿收购方案落地,确定天瑞矿业100%股权交易对价为9.56 亿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份发行价格为7.67 元/股。目前公司磷矿收购项目正有序推进,2022 年4 月20 日,公司已完成《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220395 号)的回复。天瑞矿业拥有四川省马边磷矿矿权,磷矿资源储量9597.5 万吨,开采规模为250 万吨/年,同时配套200 万吨/年的选矿装置。公司德阳、襄阳两大基地都有丰富的磷矿资源配置,收购完成后公司磷矿原料资源储备将大幅增长,天瑞矿业达产后每年增加磷矿产能250 万吨,大部分满足绵竹基地磷矿需求,届时公司将具备年产365 万吨磷矿的生产能力。公司获取上游的磷矿资源,有望加速布局矿化一体产业链,有助于提升公司主要生产基地的上游磷矿资源的控制和保障能力,同时降低对外购磷矿的依赖和减小磷矿石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能力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下游持续加码锂电材料赛道,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坚持“稀缺资源+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发展模式,积极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公司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推进项目,目前已正式开工,并取得部分项目用地和环评批复,安评、职评,稳评已完成备案,正有序推进能评审批、施工许可审批等工作;公司计划在德阿产业园投资120 亿元建设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包括20 万吨磷酸铁、磷酸铁锂及其配套项目;此次投资攀枝花川发龙蟒和南漳龙蟒磷制品共计77.4 亿元是公司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有利于完善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公司产业链“固链、强链、补链、延链”,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在我国碳中和长期战略目标政策背景下,预计新能源汽车产销将持续放量,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磷酸铁锂市场需求广阔,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加码,有望实现业务量价齐升,开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2、9.86、10.45 亿元,同比增速为-9.2%、7.0%、6.0%。对应 PE 分别为21、20、18 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引起的各项风险;(2)安全生产风险;
(3)环境保护风险;
(4)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5)股权激励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