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2023 年4 月26 日,光迅科技发布2022 年年报与2023 年一季度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12 亿元,同比增长6.56%,实现归母净利润6.08 亿元,同比增长7.25%,扣非归母净利润5.46 亿元,同比增长16.16%。2023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8 亿元,同比下降25.92%,实现归母净利润1.02 亿元,同比下降28.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7 亿元,同比下降42.70%。
行业地位稳定,公司发展长期向好。报告期内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保持稳定,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 亿元、1.68 亿元、1.81 亿元、1.16 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为四个季度中最低。公司营收整体向好,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12 亿元,同比增长6.56%。行业方面,公司主营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营业收入为69.04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99.89%。产品方面,公司主营传输、数据与接入两大类产品,营业收入分别为36.57 亿元、32.10 亿元,其中数据与接入产品同比增长23.37%,增幅较大。从地区看,2022 年公司境内与境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3.76 亿元、25.36 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比重达63.31%、36.69%。
其中境外收入总比增长19.69%,增幅较大。2023 年一季度现金流量净额2.11 亿元,同比增长14.36%。2023 年一季度归母所有者权益77.70 亿元,同比增长26.99%。
光通信行业趋势向好,光芯片市场潜力巨大。根据爱立信的预测,在2022 在5G 及产业数字化的共同作用下,未来五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4.2 倍,达到每月约282 EB(12 个月3384EB)。在2027 年前尽管网络流量增速下降,但增长率仍然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同时行业研究机构Omdia 预测,全球FTTH 用户中FTTR 的占比将迅速提升,到2030 年中国的FTTR 占比将领先全球,达到25%以上。随着骨干网带宽的增长的需求以及数据中心之间互联的需求,DWDM 光模块市场容量和增长率都保持较高水平。公司基于移动数据流量良好的增长趋势,结合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东数西算”等国内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公司将加大网络建设的投资、抓住光器件市场机会。在光电子行业传输、接入、数据三大细分领域,通过内部管理提升构建战略机会点落地的组织能力,抓住行业战略机会点。同时公司也将积极拓展新兴领域市场,为公司发展构建新的动能。
夯实光电子芯片和器件封装核心技术,未来研发技术路线明确。公司是国内少有的可以自主研发光芯片的企业,同时在硅光芯片研发进度行业领先,有望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2022 年公司研发投入约为7.07 亿元,同比下降5.4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0.24%,研发人员1060 人,同比增长6.75%,占公司人数的24.77%。
2022 年公司研发投入略有下降,主要是因为本期资本化项目减少所致,但研发人员数量继续增长,公司研发力度并未减弱。公司将从网络发展和技术演进趋势出发,围绕信息设备高性能、集成化、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易维护等一贯的共性特征要求,沿着高速宽带、智能化、集成一体化、小封装、可插拔、低功耗、低成本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公司将依托在光电子有源和无源的垂直整合优势,进 一步夯实光电子芯片和器件封装两大核心技术,补强软硬件及算法等共性关键技术,使核心技术有力支撑公司业务发展发展。
完善全产业链布局,巩固行业稳定地位。2022 年,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基本不变,在全球光器件行业排名保持第四,在电信传输、数据通信、接入网三大细分市场的全球排名分别为第4、5、3 名。公司的主要优势是产品覆盖全面,是我国稀缺的具备从芯片到器件、模块、子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可以为数通以及电信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公司将继续立足光通信市场,深入打通芯片-器件-模块产业链,通过核心材料供应链运营联动、及时响应等关键举措,保持传统优势。同时根据对业务规划和能力差距的分析,公司将在提高市场洞察能力和客户需求管理能力、提高增量产品研发速度和质量、提升工程与工艺能力、构建安全的供应链、提升S&OP 运作质量等方面进行管理改进和提升,更加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2022年数据与接入产品营业收入为32.10 亿元,同比增长23.37%,在接入网光模块业务,聚焦5G 无线接入产品和10G PON 固网接入产品,通过成本优先、弹性交付能力使公司成为接入市场第一的光器件供应商。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少有的芯片/模块/系统全产业链布局的光通信龙头,研发能力强且产业链布局广。同时公司也是国内少有的可以自主研发光芯片的企业,可以显著降低公司光器件/光模块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盈利空间。预测公司2023-2025 年收入79.56/ 90.06/ 103.84 亿元,同比增长15.1%/13.2%/15.3%,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7/ 9.09/10.12 亿元,同比增长21.2% / 23.2% / 11.4%,对应EPS 0.94/1.16/1.29 元,PE 25.4 / 20.6 / 18.5;首次覆盖,给予“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成本上升致毛利率下降风险;市场竞争持续加剧;新品导入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