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防水材料白马,竞争优势显著。公司深耕行业多年,积累了显著的竞争优势,具体包括:1)规模优势:2021 年表观市占率25%,2023 年收入328 亿元,防水材料产量25.1 亿平,收入上领先第二名企业3倍以上;2)渠道优势:公司2023 年销售人均工资29 万元,高于竞争对手,优秀的激励机制使得公司绑定了一批优质经销商,2023 年销售人均创收696 万元,同样优于竞争对手,虹哥汇会员数量270 万人以上,工长资源丰富;3)品类优势:目前公司产品包括防水材料、建筑涂料、民用建材、修缮等多个品类,覆盖从开工到竣工到地产后周期每个阶段,2023 年非防水材料收入占比20%以上,产品矩阵较可比公司更加丰富;4)盈利能力优势:由于上述优势,公司相较于竞争对手有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议价能力,同时由于公司零售业务丰富,公司利润率总体更加稳定,2021-2023 年下行周期降幅更少。
政策放松+防水提标带动需求筑底反弹,头部防水企业市占率预计继续提升。我们认为在一揽子政策出台以及多地放松限购政策后,地产需求将出现恢复,预计2025-2026 年,开工、竣工面积同比增长3-4%/6-7%,此外根据我们测算,防水新规如果严格执行,单位建筑防水材料用量有望同比+70%以上,进一步带动需求筑底回升。从供给端来看,我们认为防水本身是偏开工端的建筑材料,而未来翻新需求占比可能上升,因此在产品品类齐全,能够覆盖多个工序,且能够快速响应零售端消费者反映的头部防水企业将核心受益,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
需求筑底+零售破局,公司成长动能依旧充足。公司是我国防水头部企业,产品矩阵丰富且有成本优势,因此我们认为公司是地产需求恢复及行业提标的重点受益者。此外,我们认为在公司零售业务发展下,公司长期发展动能依旧充足:1)根据我们测算,公司主要涉及的瓷砖胶、防水涂料、墙面辅材、五金件、管材等零售品类,中期市场空间合计有望达到千亿级,与目前防水材料市场空间相似,加上零售端更注重品牌效应,相关市场完全有能力孕育大公司;2)从渠道扩张来说,我国零售端最重要的流量是工长,而公司通过虹哥汇积累了丰富工长资源,截止到2024H1 已有超270 万会员,而公司很多民建产品用于相邻工序,天然有利于品类拓展。目前公司零售端发展迅速,截止到2023 年底,民建集团实现经销商数量近 5000 家,分销网点超22 万家,公司2024H1 公司零售渠道实现收入54.38 亿元,同比+7.66%;民建集团实现收入49.64 亿元,同比+13.23%。看好公司零售端破局,成为公司成长新动力。
【投资建议】
基于更乐观的地产预期,不考虑或有减值计提,小幅上调盈利预期。
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实现收入307.14/335.25/370.73 亿元,同比-6.42%/+9.15%/+10.58%,归母净利润为23.76/29.49/34.44亿元, 同比+4.53%/+24.10%/+16.79% , 对应目前股价13.70/11.04/9.45x PE。目前公司PE 及PB 估值处于2019 年以来的低位,未来估值修复空间仍然较为充足。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地产需求不及预期;
毛利率不及预期;
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
【关键假设】
我们的盈利预测基于如下假设:
防水卷材业务:考虑到Q4 如果地产销售逐渐恢复,地产开工及地方政府财政预计有所好转,利于基建和地产带来的防水需求,预计2024 年全年收入-12%,降幅相较于H1 有所缩小。预计2025-2026 年,公司防水卷材收入增速8-10%,高于我们预计的开工增速,一方面是体现公司市占率的稳步上升,一方面我们判断需求恢复后价格端也将回暖。考虑到规模效应,以及需求回暖后价格可能小幅上涨,预计2024-2026 年毛利率略高于2023 年。
防水涂料:由于部分建筑涂料在财务报表中归类于防水涂料,考虑到公司品类拓展,我们预计2024-2026 年,防水涂料收入增速为-7%/10%/12%,整体略高于防水卷材。同样预计2024-2026 年毛利率略高于2023 年。
砂浆粉料:考虑到公司民建业务渠道增长较快,且如瓷砖胶等品类中长 期的渗透率有望提升,预计砂浆粉料2024-2026 年,收入增速为13%/15%/15%,增速较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更高。同样预计2024-2026年毛利率基本与2023 年相同。
施工工程:预计2024 年收入增速-8%,与H1 增速总体一致。由于前文中我们提及地产开发商(大B 端)未来整体占比可能降低,我们预计2025-2026 年,施工增速5%左右,基本与地产开工增速一致。
【创新之处】
1) 我们测算了部分零售品类的中期市场空间。
2) 量化测算了行业和公司经营恢复常态后,市场及公司市值的空间。
【潜在催化】
1) 地产政策继续放松,或者地产基本面边际明显改善;2) 公司品类拓展取得进展,各产品配套率明显上升;3) 公司应收账款、现金流出现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