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概述
4 月22 日公司公告2021 年一季报。20Q1 实现营业收入51 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归母净利润3.5 亿元,同比增长9%。
二、分析与判断
Q1 营收恢复高增长,毛利率水平回归常态
1)收入:20Q1 实现营业收入51 亿元,同比增长46%,主要系:①基数较低,19Q1-21Q1CAGR 为8.5%;②由于海思供应紧张导致中小安防厂商出货较难,公司抢占市场份额。
2)利润:实现归母净利润3.5 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低于营业收入,主要原因系:
①确认联营企业零跑科技投资亏损0.98 亿,导致本期投资收益较上期减少0.59 亿元;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考虑供应链安全,存货由20Q1 的49 亿增加至21Q1 的61 亿)、信用减值损失合计0.24 亿元,该两项比上期多0.16 亿元。剔除该两项影响,同增33%。
3)盈利水平:毛利率41%,同比-8.3pct,盈利水平较同期下滑主要原因系20Q1 红外热成像产品热销拉高盈利水平,环比看+1.8pct,为公司正常水平;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4%/12%/0.5%,较同期-5.4 /-0.6 /-4.8 /-0.8pct,总体与19Q1 基本持平。
净利率7%,同比-1.8pct。
ToB 板块增长强劲,持续深耕驱动成长
2020 年境内ToG/ToB/其他分别实现营收57/67/36 亿元,分别占36%/42%/22%,同增-4%/24%/-30%,ToB 板块已显示出强劲增长力,其中钢铁、制造、农业、医疗卫生、物流仓储等细分行业取得突破,智慧制造业务实现60%以上增长。我们认为这与公司加大人员投入+深耕行业有关,包括①加大软件、AI 方面人员,②ToB 端,中台按细分行业建立专家型组织。公司未来仍将持续投入,抓紧打造大企业样本,预计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新基建领域都有较大机遇,其中ToB 板块浪潮方起,预计将有持续性成长机会。
持续优化技术、组织架构,保持视觉AIoT 领先优势公司过往在技术架构、组织架构方面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2020 年公司在技术架构方面的升级,表明公司在新领域布局已逐渐明朗,未来公司将以更标准化、更高效率地方式推动项目落地。
1)组织架构方面,2020 年再次明确创新业务范围,在视觉机器人、无人机、视讯协作、乐橙基础上,加入智慧消防、智慧存储、汽车电子业务。
2)技术架构方面,2017-2019 年是摸索期,而2020 年公司开始对过往战略进行升级、提炼,提出“一体系,两平台”,重点强调:①统一软件平台,即打造业务中台、实现软件复用;②硬件实现“云边端”全覆盖;③软硬件解耦,此系标准化开发的再进一步。
④升级“巨灵”AI 开放平台,实现一站式交付,向合作伙伴提供API 数百个;⑤新建大数据实验中心,持续加大对大数据的研发投入。
定增引入中移,看好渠道+解决方案协同效应公司拟定增募资56 亿元,主要用于扩产、研发、补充流动给资金等(包括:智慧物联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杭州智能制造基地二期建设项目、西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西南研发中心新建项目)。其中中移资本(中国移动全资子公司)拟投入5.6 亿元成为公司战略投资者,而公司将与中国移动在下几个方面取得协同效应:1)双方在客群上重叠较高,可借助中国移动渠道销售公司产品;2)联合研发解决方案、共同推动技术创新。
三、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1-23 年归母净利润45/54/64 亿元,对应估值16/13/11 倍,参考SW电子2021/4/23最新PE TTM 估值43 倍,我们认为公司低估,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大客户出货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