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16 年报发布,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 亿元,同比增52.86%,实现归母净利润1332.86 万元,同比实现扭亏(去年同期亏损5290 万元)。
主要观点:
战略转型见成效,PPP 类业务开始发力
2016 年公司实行战略转型调整,在稳固传统PCCP 业务基础上,抓住了“十三五”水利改革出台后重大水利工程提速的机遇,参与并实施PPP 模式新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31.43 亿元,同比增长9.11 倍,其中PPP 项目合同金额达12.75 亿元、EPC 合同金额达7.21 亿元。公司营收结构得到良好改善,报告期内公司PCCP 和PPP 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67.76%和27.75%,PPP 业务对业绩的提振效应显著,公司前三季度亏损1939 万元,而四季度一举盈利3300 万元,环比来看,随着行业景气度提升,PCCP 业务持续减亏,而四季度PPP 业务结转成为公司扭亏的绝对变量。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报告期内公司部分子公司重新开工管理费用大幅减少2400 余万。同时公司终止了前景变差的募投项目伊犁PCCP 生产线项目,将募集资金和配套资金8000 余万元补充流动资金,着力发展PPP 项目,我们认为公司后续PPP 业务订单充足、发展潜力大,持续发力将进一步提振公司业绩上修。
战略定位清晰,锚定平台外延拓展,风险较小,前景看好
公司保有传统PCCP 业务优势的同时,不扩大投资、集成优势,传统业务与“调转”形成的增量业务要实现“此消彼长”的平稳过渡。我们认为公司锚定PCCP 业务平台进行外延拓展,着重于“质”的提升,而非盲目“量”的扩张,战略定位清晰,风险较小。而“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海绵城市”、“区域发展格局”等机遇给公司平台外延提供了多维度可能性,公司未来在市政建设、公用环保等领域PPP 业务望加速落地,前景看好。
背靠大树好乘凉,临门一脚有保障
报告期内,中建材和中材集团合并,公司成为中建材旗下的上市公司。公司未来的发力点在于PPP 项目的业绩弹性,作为资金消耗型的业务模式,未来需要项目承揽主体具有较好的资金保障能力。合并后中建材成为建材行业巨无霸央企,未来给公司订单获取以及融资保障方面都会带来有力的推动,临门一脚有保障。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战略定位清晰,随着水利建设的提速,公司PCCP 业务回暖望持续,PPP 业务弹性望加速,风险收益比凸显。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 年,公司EPS 分别为0.32 元/股、0.48 元/股、0.43 元/股,对应的PE 分别为105倍、70 倍、78 倍,给予“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