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8 月13 日,宁波银行发布2021 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0.19 亿,YoY+25.2%,归母净利润95.19 亿,YoY+21.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49%(YoY +0.02pct)。
点评:
1、 营收及盈利增速双双升破20%,业绩表现亮眼2021 年中期宁波银行营收、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5.2%、24.7%、21.4%,增速分别较1Q21 提升3.4pct、3.4pct、3.1pct,业绩表现亮眼。
其中,2Q 单季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9.3%、24.6%,增速分别较1Q 提升7.5pct、6.3pct。
上半年宁波银行营收增速高于盈利增速近4 个百分点,为未来盈利高增长储备潜在资源。具体来看:1)上半年业务及管理费较去年同期增加18.43 亿元,同比增长27.3%,带动成本收入比较去年同期提升0.6pct 至34.3%,费用增长主要由于零售转型过程中员工队伍扩大增加开支、加大对线上运营等方面的科技投入,我们认为这些资源投入具有客观必要性,有助于后续经营绩效的提升,同时公司也披露,后续员工费用增长将趋缓;2)在资产质量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公司拨备强度逆势增强,上半年计提减值损失63.56 亿元(同比多提17.05 亿元,同比增长36.7%),高信用成本为后续处置问题资产及释放利润预留了更多空间。
2、 深耕经济活力强的江浙地区,资产端高速扩张推动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1.9%宁波银行深耕长三角等优质地区,区域经济活力强、疫后经济修复较快。上半年宁波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1.9%至159.83 亿元,主要受益资产端规模快速增长、负债端成本有效管控,具体来看:
规模及结构方面:
1)资产端维持高增速,信贷占比提升。截至6 月末,宁波银行总资产、贷款分别同比增长21.4%、27.0%,增速环比1Q21 分别提升1.7pct、1.1pct,贷款占生息资产比重较1Q21 提升0.4pct 至44.6%;各项贷款增速上,个人贷款/对公贷款分别同比增长56.7%/20.0%;公司抓住了上半年按揭贷款需求旺盛且定价走升、疫后江浙地区率先复苏带动居民消费意愿提升的有利时机,加强定价相对较高的个人贷款投放,进一步深化零售转型。个人贷款中,个人消费贷同比增长35.0%至1984.24亿,个人经营贷款同比增长76.4%至767.42 亿,按揭贷款同比增长4 倍至339.90亿,个人贷款高速增长带动其占全部贷款比重较1H20 提升7.4pct 至38.8%。
2)市场类负债增速高于存款,活期存款占比提升优化存款结构。截至6 月末,宁波银行总负债、存款分别同比增长22.3%、13.2%,增速环比1Q21 分别提升2.3pct、1.6pct,由于同业负债(YoY+44.0%)、应付债券(YoY+49.2%)等增速相对更快,存款占生息资产比重较1Q21 下降4.4pct 至65.3%。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稳存增存压力加大,核心负债成本承压,宁波银行通过加强客群经营,存款在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仍实现了13.2%的同比增速;其中,个人存款、对公存款分别同比增长19.8%、11.5%,零售存款保持较强增势。同时,活期存款在存款中的占比较年初提升1.2pct 至46.2%,存款结构进一步优化。
定价及息差方面:
宁波银行上半年净息差2.33%,同比上升8BP,季环比下降22BP。季环比收窄幅度较大,预计与贷款定价下行、贷款中票据占比提升(2Q 占比季环比提升1.4cpt)等因素有关。公司主要通过加大信贷投放“以量补价”、持续优化存款结构降低负债成本稳息差。分项看:
生息资产收益率为4.69%,较年初微升1BP。其中,贷款收益率为5.86%,较年初下降14BP。上半年,对公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16BP 至4.93%,个人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47BP 至7.32%。
付息负债成本率为2.10%,较年初下降4BP。其中,存款成本率为1.82%,较年初下降4BP。上半年,对公存款利率较年初下降7BP 至1.68%,个人存款利率较年初下降4BP 至1.82%。
3、 非息收入同比高增31.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仍具提升空间上半年宁波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长31.5%至90.36 亿,非息收入占比36.12%。
主要受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高增63.0%提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微降0.68%至33.74 亿元,占比仅37.3%,后续具有一定提升空间。具体来看: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不考虑支出)同比增长11.4%,增速尚可,主要由代销理财、基金、保险等财富管理手续费(YoY+13.2%)贡献。但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同比高增130.8%,支出增加对手续费净收入形成显著拖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微降0.68%。预计主要由于在加大零售财富管理业务转型过程中的前期投入相对较大,后续相关费用支出力度或趋降。宁波银行经营区域经济增长动能强,居民收入及财富积累较好;同时宁波银行在城商行中较早布局了理财子公司,后续财富及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具有较大拓展空间。
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高增是上半年非息收入的重要贡献因子,该科目主要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汇兑损益、其他业务收入等构成,通常变化幅度较大。
结合中报披露情况看,主要是投资收益及汇兑损益两个科目贡献,其中,投资收益较1H20 增加15.59 亿元,增幅43.8%;汇兑损益受外汇衍生品价格变动影响,较1H20 损失减少9.44 亿元。
4、不良贷款率0.79%持续低位,拨备覆盖率升至510%
不良率维持低位,对公/零售不良率、区域间不良率呈现差异走势截至6 月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0.79%,环比1Q 持平,不良贷款率自2019年以来持续位于0.8%下方;考虑核销、转出后,测算不良生成率为0.5%。(关注+不良)贷款率为1.18%,较1Q 小幅上升3BP,整体风险处于极低水平。
其他不良相关指标方面,逾期贷款/贷款总额较年初上升0.04pct 至0.84%,逾期90 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上升4.9pct 至87.63%,测算不良净生成率较年初下降0.29pct 至0.50%。
从对公/零售及区域分布情况等细项数据来看:
对公不良率较年初下降14BP 至0.71%,多数行业不良率较年初有所改善,不良率较年初改善较为明显的行业主要有信息服务(较年初降57BP 至1.31%)、科研技术(较年初降40BP 至0.12%)、批零业(较年初降31BP 至0.68%)、制造业(较年初降20BP 至0.96%)、建筑业(较年初降18BP 至0.53%)等,预计与疫后经济修复、政策支持力度、存量处置等因素相关。但也有个别行业不良率小幅走阔,如住宿餐饮业(较年初上升17BP 至2.94%)、房地产业(较年初上升11BP 至1.48%),住宿餐饮业预计仍主要受到疫情影响,而房地产业可能是受到严监管环境下,部分弱资质房企风险有所暴露影响。截至6 月末,公司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不良11.57 亿元,占全行不良比重18.45%,不良率0.96%)、房地产业(不良5.37 亿元,占全行不良比重8.56%,不良率1.48%)、商贸业(不良5.18 亿元,占全行不良比重8.26%,不良率0.68%)。
零售不良率较年初上行17BP 至1.06%,财报没有披露细项数据,结合宁波银行个人消费及经营性贷款在零售贷款中占比超80%来看,预计与疫情影响下,居民生产活动及收入受到一定影响有关。
分区域看,宁波银行主要分布于长三角(浙江省贷款占全行的65.0%,不良率较年初上升4BP 至0.82%,其中,宁波市贷款占全行的38.9%,不良率较年初上升21BP 至1.15%;江苏省贷款占全行的22.6%,不良率较年初下降2BP 至0.58%;上海市贷款占全行的5.27%,不良率较年初下降35BP 至0.86%)、珠三角(广东省贷款占全行的3.6%,不良率较年初下降40BP 至0.91%)及环渤海(北京市贷款占全行的3.5%,不良率较年初上升31BP 至1.35%)。多数地区资产质量环比改善,上海、广东不良率较年初降幅最为明显,但北京市及宁波市较年初不良率有较大幅度上行,或与区域授信集中度较高、北方地区金融生态边际恶化等因素相关。
拨备覆盖率升至510.13%,风险抵补能力增强截至6 月末,拨备覆盖率为510.13%,环比1Q 提升1.56pct。拨贷比为4.02%,环比1Q 提升0.01pct。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1H21 信用成本1.23%,较年初下降2BP。
5、 资本充足率稳中略降,配股落地将有效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宁波银行近年来资产端增速较快、信贷投放力度大,加剧了资本的消耗。截至6月末,宁波银行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38%/10.60%/14.74%,较1Q21 变化-1BP/-8BP/+29BP,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略降,而整体资本充足水平提升,主要由于上半年公司发行了60 亿元二级资本债。
2021 年7 月,宁波银行公告配股方案(拟每10 股配售不超过1 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20 亿元)获证监会审核通过,预计下半年实施配股,配股落地后将对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在内的各级资本形成补充。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宁波银行近年来营收及盈利增速强势,公司深耕江浙沪等优质经营区域,并具有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资本补充计划有序推进,进一步夯实未来资产端增长动能。公司2021 年营收及盈利均呈现较高增速,结合最新业绩情况,上调2021-2023 归母净利润预测22.5%、21.0%、19.0%至184.44亿元、223.14 亿元、265.62 亿元。随着7 月配股申请获证监会审核通过,2021年配股落地将对EPS 形成稀释(股本由60.08 亿股变为66.09 亿股),2021-2023年EPS 预测相应为2.79/3.38/ 4.02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如果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影响公司有效信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