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2020 年收入63.2 亿元,同比+14.6%;归母净利润3.2 亿元,同比+1.2%;扣非归母净利润2.6 亿元,同比+50.6%。对应4Q20收入18.2 亿元,同比+9.2%;归母净利润0.43 亿元,同比-31.2%;扣非归母净利润0.2 亿元,同比+101.3%。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发展趋势
2020 商用车、新能源需求快速修复,全年营收利润实现正增长。
疫情后,我国汽车需求实现快速修复。据中汽协,2020 年我国商用车产量513.3 万辆,同比+18.7%;新能源汽车产量136.7 万辆,同比+10.9%。公司结构性受益国六排放标准升级(废气再循环系统EGR 业务收入同比翻番)和新能源车型放量(公司新能源业务全年收入2.9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全年录得营收端较好增长。
毛利端,由于公司2020 年将原属销售费用的运输费调整到成本,影响毛利率1.4ppt,剔除影响后,公司毛利率实际录得同比提升。
由于对外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收益减少,公司2020 年归母净利润仅小幅上升,但扣除非经常项后归母净利润实现50.6%的大幅增长。
乘、商并重,2021-23 年规划录得较快增长。公司公告,2021-23年规划录得营业收入73-76 亿元、86-90 亿元、100-108 亿元,下沿同比增速分别为15.5%、17.8%、16.3%,规划增速稳健且较快。
公司计划乘用车、商用车业务并重,通过国六和新能源业务扩张和新项目落地实现上述目标。以2021 年为例,公司预计乘用车业务可贡献近半增幅,包括北美电动车企、头部自主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的新项目落地;商用车业务则可贡献另一半,包括全面国六带来的排放业务增长,和空调、冷却模块受益新客户项目落地贡献增量。
新能源业务成长性显现,长期空间广阔。公司介绍其2020 年新能源车实现营收2.9 亿元,2021 年有望翻番。公司公告,目前新能源在手订单生命周期近百亿元,若以6 年释放,年均超15 亿元。
若考虑两年项目开发周期于2023 年落地,公司近三年新能源业务符合增长率超过70%,成长性强。往前看,我们看好中国和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和长期成长空间,公司有望凭借在热泵空调领域的先发优势、规模优势和产品力,持续获得全球范围的新能源车热管理新项目定点。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2021 净利润预测4.8 亿元,引入2022 年净利润预测6.3 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2021 年16.5 倍市盈率。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15.0元目标价,对应25 倍2021 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50%的上行空间。
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新能源业务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