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公告称年产4GW 高效大尺寸单晶电池项目生产线已经建完并且逐步投入生产。随着扩产逐步落地,公司内部光伏业务于2021 年底有望达到600MW 硅片、8GW 电池、3.5GW 组件产能,是公司2022 年业绩成长的核心驱动力。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EPS 为0.75/1.01/1.30 元,维持“买入”
评级。
整体情况:前三季度各业务稳步推进,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64%/34%。公司2021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0.08 亿元,同比+63.80%;归母净利润8.85 亿元,同比+34.19%,一方面源于疫情影响趋弱后下游需求开始回暖,另一方面公司扩产的光伏、锂电业务稳步推进,贡献增量业绩;报告期内,扣非归母净利润7.58 亿元,同比+28.97%,非经收益约1.27 亿元,同比+76.39%,主要为政府补助。分季度看,Q1/Q2/Q3 收入分别为26/31/33 亿元,同比+91%/+71%/+43%,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2.81/2.80 亿元,分别同比+172.34%/+26.18%/-8.15%。
光伏业务:电池片及组件加速扩产,2021 年底产能有望达到10GW/5GW。
2021H1 收入同比+138.55%至29.67 亿元,占比52%,同比+14pcts。疫情影响趋弱下,国内外业务需求量增加,公司扩产亦逐步落地,1.6GW 电池片项目于2020 年8 月份投产,公司电池产能达到4GW,同时4GW 高效大尺寸单晶电池项目于2021 年11 月开始建成投产, 2GW 高效组件主厂房基建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设备已陆续进场进行安装调试。预计到2021 年底公司内部将拥有600MW 硅片、8GW 电池片、3.5GW 组件的产能(2020 年底分别为600MW 硅片、4GW 电池片、1.5GW 组件)。两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分别新增销售收入29/24亿元,新增年利润2.26/0.58 亿元。此外面对光伏业务的技术变化,公司目前电池片产品仍以PERC 为主,同时加大对TOPCon 和HJT 的技术研发和储备。
磁材业务:现金流业务,受益新能源、基站、服务器等新领域应用稳定成长。
2021H1 收入同比+36.34%至19.86 亿元,占比35%,同比-13pcts。传统领域需稳定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基站、服务器等新领域,其中永磁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车座椅调节、摇窗、油泵、雨刮、节能电机等,软磁产品应用在如 DC/DC 转换、AC/DC 转换,场景包括电源管理、车灯控制、中控系统等。
后续公司也在开发更加高性能的复合永磁材料,可以应用在节能电机等领域。
公司作为磁材领域的龙头公司,预计到2021 年底将具备20 万吨铁氧体预烧料、17 万吨永磁、4 万吨软磁、2 万吨塑磁的产能,永磁和软磁产能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下游客户包括华为、特斯拉、博世、博泽、三星、法雷奥等知名厂商。
器件业务:基于磁材向下游拓展,振动器件相对稳定,电感业务未来可期。
2021H1 收入同比+31.37%至2.66 亿元,占比4.7%,同比-1.8pcts。虽然传统马达产品一定程度受下游手机市场拖累,但公司积极开拓非手机应用领域产品,同时,基于磁材往下延伸新的产品,包括面向5G 基站的环形器/隔离器(已为3-4 家通信设备商批量供货)、电感产品(已供应汽车电子及服务器领域,逐步切入消费电子领域)。产能方面,振动马达年产约4 亿只,电感产品投资布局薄膜电感、T-C0RE、一体电感、LTCC 等,年产超 10 亿只,环形器/隔离器年产约6000 万只。
锂电池:战略布局小动力领域,2021 年底产能有望达2.5GWh。公司锂电业务2021H1 收入同比+96.94%至3.24 亿元,占比5.7%,同比+0.9pct。公司积极开拓除汽车外的小动力领域,包括电动二轮车、吸尘器、电动工具、便携式储能等。此外年产1.48 亿支高性能锂电池项目已于2021 年8 月17 日投入生产,预计2021 年达到2.5GWh 产能(2020 年底为1GWh),公司预计新项目投产 后可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8.03 亿元,年利润总额1.11 亿元。
风险因素。磁性材料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新能源电池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器件业务推广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国内磁材龙头,扎实推进磁材+器件+解决方案业务布局,电感产品逐步放量;同时在光伏、锂电业务积极扩产,随着明年成本端压力趋缓,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上行。我们调整公司2021-2023 年EPS 预测至0.75/1.01/1.30 元(原预测为0.77/0.94/1.03 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水平,给予2022 年25 倍目标PE,上调目标价至25 元(原为19 元),维持“买入”
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