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哌嗪衍生物领域10 余年,全方位壁垒构筑稳固护城河。公司专注哌嗪衍生物开发与产业化,经过10 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以哌嗪为核心,公司已打造出完整的哌嗪衍生物循环产业链,从起始原材料哌嗪的获取,到工艺路线柔性调控、再到生产过程中联产品和副产品的综合再利用,哌嗪衍生物全产业链布局给公司带来强大的行业竞争力。技术创新上,公司是“有机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天津大学共建浙江绍兴研究院电子化学品研发中心。主营产品在种类、规模、性能以及生产成本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
公司与上游原材料三大供应商均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下游客户供应链中公司也是同类产品的主要供应商或唯一供应商,综合优势显著。
哌嗪衍生物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潜在市场空间大。公司产品下游应用广泛,涉及电子化学品、环保化学品、高分子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电子化学品板块,随着OLED 出货量提升,光刻胶剥离液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半导体光刻胶剥离液市场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环保化学品板块,公司专利产品脱硫剂性能突出,市场拓展迅速,脱碳剂业务在CCUS 产业化浪潮加速推进下,下游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垃圾焚烧和水处理领域的哌嗪类重金属吸附剂,作为新一代、性能优异的环保材料,未来前景广阔。高分子材料板块,公司锁定聚氨酯助剂大单品,有望晋级国内最大生产企业。生物医药板块,生物缓冲剂作为新兴领域,需求快速增长。随着哌嗪衍生物下游新领域市场延伸拓展,公司未来潜在市场空间大,前景广阔。
募投项目聚焦下游高增长领域,强化全产业链配套。公司募投资金主要用于年产14000 吨环保类溶剂产品及5250 吨聚氨酯发泡剂项目,8800t/a 哌嗪系列产品、74600t/a 重金属螯合剂、1000t/a 双吗啉基乙基醚项目,研发大楼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募投项目围绕哌嗪衍生物下游需求快速增长的环保化学品、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布局,同时配套上游核心原材料六八哌嗪产能,进一步强化公司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募投项目中多个扩产项目和新产品将于2023 年陆续投产,同时公司储备的多个新项目也拟于2024 年投产,为公司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估值结论: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业收入为7.01、11.03、17.30亿元,同比-9.4%/57.2%/56.9%,归母净利润1.74、 2.60、3.99 亿元,同比-16.7%/49.5%/53.4%。基于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我们预计公司远期公允价值区间为33.21~35.19 亿元。假设不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下,每股价格区间为37.74~39.99 元;按2022 年归母净利润2.09 亿元计算,对应PE 区间为15.89~16.84 倍;按照2022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07 亿元计算,对应的PE 区间为16.04~17.00 倍;对应2023~2025 年PE 分别为19.09~20.22、12.77~13.53、8.32~8.82 倍。
风险提示:盈利预测假设不及预期的风险、经营风险、技术风险、管理与内控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行业相关风险、其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