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2023年8月10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7亿元,同比-11%;归母净利润4.05亿元,同比-42%;扣非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43%。
分析与判断
23H1 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盈利能力承压
我们认为,供需反转下,负极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均价走低,致使公司盈利能力承压。23H1,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出货量为5.22万吨,同比增长4%;单价3.11万元/吨,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21%;毛利率为31%,同比下降15.46pct。但从全行业看,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具备成本优势,单吨盈利水平依然行业领先。
新品放量叠加年底需求回升,看好下半年出货增长公司储能电池用负极材料产品开发取得初步成效,订单量显著增加,23Q2出货量处爬坡阶段,预计23Q3将进一步放量。此外,随年底旺季到来,预计包括快充产品在内的下游客户需求将有所提升。根据客户订单情况,目前公司开工率、排产计划均呈上升趋势,预计23Q3开工率和产销量将继续走高,后续将接近满产满销状态。产能扩张方面,山西四期项目处土地平整阶段;同时,公司有意向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设产能,为长期出货进一步增长打好基础。
成本优势显著,23Q4单吨盈利有望“触底回升”
行业层面,考虑需求旺季到来及负极均价“触底”,预计后续负极市场价格将企稳。公司层面,一体化生产模式、领先的生产工艺及优惠电价政策,共同筑牢负极业务成本优势。预计公司在23Q3完成对前期高成本库存出货后,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在23Q4实现负极材料业务单吨盈利水平的“触底回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51.1、63.8 和83.7 亿元,同比+7%、+25%和+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12.3 和16.3 亿元,同比-23%、+23%和+33%,对应PE 分别为15、12 和9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延续低价竞争,公司新品出货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