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行业总体判断:度过低谷,迎来回暖: 2016~2017 年轨交行业投资趋于平稳,新线投产减少,形成行业需求上的回调,而在2017 年末,随着“复兴号”的密集采购,铁路投资的回调期宣告结束。展望2018 年,铁总年初工作会议时提出2018 年铁路投资计划为7320 亿元,目标新投新线4000 公里,其中高铁计划新投产3500 公里,较2017 年增长了40%。同时,动车组客流增长持续强劲,将成为车辆保有量增长的基石。行业拐点清晰,需求回暖。
剥离化纤业务,业绩显著改善:公司于2016 年2 月收购香港通达100%股权后全面进军轨道交通业务,并于2017 年8 月完成了化纤资产剥离。香港通达承诺2015~2017 年扣非后净利润不低于3.12、3.9 和4.5 亿元,2015~2016 年香港通达实现业绩2.97 和3.23 亿元。但亏损的化纤业务拖累了2016 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在剥离原化纤业务后,2017 年公司预告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 亿~5 亿元,业绩显著改善。
聚焦轨交核心零部件,产品线横向拓展:公司立足轨道交通领域,从最初的给水卫生系统开始,不断延伸扩展轨交核心零部件的产品线,目前已可以为客户提供给水卫生系统、备用电源系统、制动闸片、烟雾报警系统(代理贸易)、地板布(代理贸易)等多种产品。其中给水卫生系统和备用电源系统在国内动车组应用的市占率均超过50%;制动闸片已通过CRCC 认证,有望成为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从公司未来发展策略来看,公司将继续深耕轨交行业,横向拓宽产品线,向综合轨交核心零配件制造商不断迈进。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预测公司2017-2019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28、1,989 和2,351 百万元,EPS 分别为0.265、0.313 和0.355 元,按最新收盘件计算对应PE 分别为32 倍、27 倍和24 倍。轨交车辆需求有望回升,公司立足轨交领域,产品线不断延伸,闸片等新业务将形成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谨慎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波动风险;下游客户集中风险;商誉减值风险;技术许可/援助到期无法续约的风险;香港通达业绩不达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