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2021 年年报,业绩符合预期。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118.02 亿元,同比增长17.21%,归母净利润为12.10 亿元,同比增长28.22%;整体销售毛利率同比略增0.95个百分点至18.9%,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长3.35%、2.62%、31.57%、84.11%,财务费用同比大增是因为公司发行债券产生利息费用增加,业绩符合预期。其中4Q21 年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63 亿元(yoy+23.92%,QoQ-20.15%),归母净利润为1.59 亿元(yoy-0.14%,QoQ-54.61%)。2021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复合肥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新型肥销量同比继续增长;2.磷酸一铵价格和盈利同比提升;3 磷酸铵和聚磷酸铵及磷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顺利转固投产,30 万吨经济作物专用肥投产。公司同时公告全资子公司洋丰楚元新能源科技计划投资60 亿,在江西瑞昌投建磷化工及磷矿伴生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包括磷化工项目(选矿150 万吨、磷酸30 万吨、净化磷酸25 万吨、硫酸90 万吨、高档阻燃剂10万吨、磷酸二氢钾10 万吨、渣酸肥20 万吨、150 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氟硅化工项目(无水氟化氢3 万吨、白炭黑2 万吨)以及新能源材料项目(六氟磷酸锂1 万吨)。
新型复合肥销量和盈利同比持续增长,常规复合肥及磷肥销量同比下滑。2021 年下半年由于华北连降历史罕见的暴雨叠加原料单质肥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下游经销商延后囤货,常规复合肥销量同比下滑,新型复合肥下游多为经济作物,销量仍然维持高增速。2021年公司磷复肥总销量同比下滑3.69%至461.4 万吨,其中磷肥、常规复合肥销量同比分别下滑30.88%、0.37%至78.22、292.83 万吨,新型复合肥销量同比继续大增25.44%至90.34 万吨,营收占比同比提升3.86 个百分点至21.71%,产品结构持续高端化。由于原料单质肥的涨价,常规复合肥提价略有滞后,2021 年公司常规复合肥毛利率同比下滑1.57 个百分点至14.69%,磷肥和新型复合肥毛利率同比分别提升3.01%、1.77 个百分点至20.54%、24.22%。公司未来仍将继续大力发展新型复合肥以及深化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战略布局,甘肃新洋丰的60 万吨新型作物专用肥以及30 万吨原料合成氨项目预计都将于2022 年投产,合成氨项目预计可满足湖北三个基地磷酸一铵及复合肥生产需求,进一步巩固成本优势,提升盈利能力。
布局新能源行业,拓展磷化工产业链,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利用自身磷矿以及工业一铵的资源禀赋和技术优势向下延伸发展磷酸铁项目,形成从单一的磷复肥产业升级为磷复肥——新能源双主业和磷石膏建材一辅业的“两主一辅”产业格局。公司前期规划投资60亿建设30 万吨磷酸铁、15 万吨磷酸铁锂及相关配套项目,其中首期的5 万吨磷酸铁已于2022 年3 月建成(和龙蟠科技的子公司常州锂源合资),二期15 万吨磷酸铁及配套项目预计将于2022 年12 月建成投产(和格林美新能源合资),与宜都市人民政府合作投建的10 万吨磷酸铁、5 万吨磷酸铁锂及配套的10 万吨精制磷酸亦在顺利推进中。除了湖北基地,公司公告在江西瑞昌投建磷化工及磷矿伴生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丰富产业链布局,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分析意见:国内磷复肥龙头,公司渠道、资源、成本优势明显。复合肥行业集中度提升带动龙头企业市占率持续提升,新型肥占比的提升也将带来公司毛利率的持续增长,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拓展磷化工产业链投建磷酸铁及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增加新的盈利点。
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5.51、18.35 亿元,新增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1.65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19、1.41、1.66 元,当前市值对应PE 为15、13、11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上涨;2.复合肥、磷肥价格下跌;3.农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复合肥需求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