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三大领域,近三年业绩基本稳定。1)公司控股股东为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为绵阳市国资委。公司布局三大领域:智能终端、空管产品、微波射频。2)财务数据:收入结构看,2024 年智能终端产品、空管产品、微波射频收入分别为26.1、10.5 及3.5 亿,占收入比重62%、25%及8%;毛利结构看:智能终端与空管产品分别占比41.4%及40.6%,微波射频占比15.1%,公司2022-24 年归母净利维持在2 亿左右。
低空实践1:切入低空飞行检测领域,可快速形成商业闭环
1、我们预计第三方低空检验检测或迎战略机遇期。1)适航审定、检验检测是确保低空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均对无人机适航提出了明确要求。2)第三方未来或迎战略发展机遇。随着低空经济发展,低空飞行器型号增加,需要社会第三方力量来助力检验检测。
2024 年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鼓励推动建立无人机第三方检测、试验等能力,支持飞行测试、应用测试等基地建设。
民航局局长接受采访表示:探索引入社会力量支撑适航审定工作机制。
2、四川九洲以成立四川九洲永昌检测技术服务公司为契机,以低空试验测试及其他增值服务为抓手,补强公司低空产业链测试业务,打通公司在低空经济方向的产业链。根据集团公众号介绍,该低空试验测试中心,由九洲整合永昌机场及川协4 号、川协7 号空域资源,依托国家空管工程中心创新平台技术优势自主打造,可为通航企业提供包括飞行测试与认证、低空飞行商业化场景模拟测试等服务,已经服务了近30 家无人机企业,针对工业级无人机和货运级无人机进行了近百次测试。我们认为对于低空飞行器的适航/检测,需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成体系的内场实验室,二是有外场试飞实验的空域支持。
3、公司中标江苏东台项目(2 月中标约2000 万元),走出四川,迈入长三角。
中标该项目是公司在低空测试领域的重要突破,同时意味着公司在该领域内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商业闭环。
低空实践2:围绕低空新基建,打造样板工程
1、低空新基建:公司具备“硬”条件。1)我们认为空管产品优势有望在低空浪潮中化为业绩动能。2022-24 年子公司九洲空管(公司持股83.71%)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1、1.2、1.18 亿元。2)空管二次雷达的需求测算。我们整理中国政府采购网中近五年空管雷达中标项目(含维修),显示公司在国产空管雷达领域特别是二次雷达领先的行业地位,假设按照二次雷达约800 万/套来测算,约60 亿市场规模,若考虑二次雷达的维修市场,或接近于单次销售产品规模。
2、低空新基建:公司强化“软”实力。1)低空数字化建设是低空发展的基础保障之一,我们预计政府端百亿市场规模。2)民航机场空管系统的年度投资:
数十亿规模。3)软硬结合,从打造样板开始。公司空管产品之一是低空空域管理系统:服务低空通航、无人机飞行等低空空域活动的空地一体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2018 年,九洲空管中标四川通用航空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低空空域协同运行中心系统及相关配套设备采购项目。2025 年3 月,九洲集团与顺丰速运达成合作,共筑低空经济产业新生态。我们看好双方共同建设低空物流混合运行应用示范项目,打造低空经济发展样板。
投资建议:1)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5-27 年实现归母净利分别为2.4、2.8、3.4 亿,同比分别增长21%、20%、19%,对应EPS 分别为0.23、0.28、0.33 元,PE 64、53、45 倍。2)投资建议:我们将四川九洲列为华创交运低空标的(低空数字化)四金刚之一,看好公司聚焦低空检测以及新基建两大抓手,软硬结合打造九洲样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低空飞行器安全风险、全国化扩张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