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议
公司发布1Q22 业绩,自主产品结构向好及降本增效推进,带动盈利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当前市场对公司自主品牌盈利释放存在担忧,同时对公司新能源全新品牌车型发力存在预期差。我们看好自主高盈利持续性,同时看好以C385 和阿维塔11 为代表的全新车型发力,共同带动自主新能源销量高增以及品牌向上。
理由
第三次创新创业成果显著,自主销量高质量增长,高盈利初步兑现。2017年以来公司推进第三次创新创业,从热销车型CS75 PLUS到产品矩阵多点开花,2021 年长安乘用车销量达到120 万辆,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兑现到盈利端,2021 年季度盈利高点与1Q22 存在较大差距,如何理解1Q22 自主高盈利:我们看到伴随自主乘用车车型推陈出新、老化产品退出,公司产品结构向好、均价持续提升;此外,公司持续推进采购降本,效果集中在3/4 季度体现,整体带动毛利率保持逐季提升态势,在2-4Q21 已达17-19%的高水平;而复盘1-4Q21,高费用(包括大额积分支出)/高计提等多因素压低利润,1Q22 在规模效应、费用常态化带动下,高盈利得以兑现。
电动智能技术储备扎实,混改引战激发活力。虽然公司新能源车型市场化步调较慢,但在电动智能领域研发投入并不落后,三大新能源专属平台、全新架构、核心零部件为基础,同时自研+合作两条腿走路,全面掌握包括视觉感知、多模融合在内的200 余项核心智能化技术,后续仍规划在智能电动领域进行大额的研发投入,以确立领先优势。2021 年至今,公司持续推进旗下长安新能源(深蓝)和阿维塔混改,我们认为公司引入优质战投,有利于协同跨界资源、建立灵活激励机制,助力新能源业务市场化发展。
新能源品牌梯度搭建完成,新平台/车型发力元年。我们认为2022 年是公司全面发力新能源、全新专属平台车型量产化元年,经济型小车(10 万元左右)、自主新能源专属平台车型(10-25 万元)以及合作中高端车型(25万元以上)的梯度布局逐步清晰。深蓝C385、LUMIN 以及阿维塔11 陆续上市,价格定位、电动性能和智能化配置等多方面均体现强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
当前A/B股股价对应2022 年8.9/2.7 倍P/E,对应2023 年9.8/2.9 倍P/E。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不变。维持2022/23 年盈利预测不变。维持A/B股目标价16 元/4.5 港币不变,分别对应2022 年12/3 倍P/E,2023 年14/3 倍P/E,较当前股价分别有39%/13%的上行空间。
风险
行业需求反弹不及预期,新车型表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