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回顾
2021 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公司公布2021 年业绩:收入136.8 亿元,同比+6.2%;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7.1%;扣非净利润为25.4 亿元,同比+21.8%。对应4Q21 收入13.1 亿元,同比-55.9%,环比-60.8%;归母净利润4.5 亿元,同比-17.9%,环比-8.1%。符合我们预期。公司同时发布公告拟使用3.6-7.3 亿元自有资金回购部分A 股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
发展趋势
原材料涨价叠加需求疲弱,单季利润率逆势提升。4Q21 毛利率33.5%,同比+10.8pct;净利率34.0%,同比+15.8pct。21 年公司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9.5 亿元(主要来自博世汽柴与中联电子),同比基本持平;燃喷/后处理/进气系统实现60/65/6.5 亿元收入,同比+12.3/+1.6/-1.3%;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15%左右,燃喷/进气系统毛利率为24.5/28.5%,同比-1.6/-8.6pct;共轨泵/VE 分配泵/汽油净化器销量210/45/220 万台,同比+1/29/10%;高压油轨/四缸增压器销量161/75 万台,均创历史新高。21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10.9%,同比-2.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1.9%,同比-1.2pct,主要因为公司生产效率不断改善,产品质量管理持续优化。
拓展新能源零件业务,电动化浪潮中实现靓丽转型。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零件,21 年电驱核心零件/混动进气增压器产能分别达到165/15 万件,实现收入3208/119 万元。公司获得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多个新能源客户定点,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在电动化浪潮中实现转型,获得长久业绩支撑。
氢能全产业链布局,有望绘就公司长期增长曲线。公司2021 年氢燃料电池零部件录得收入0.6 亿元,并与博世、子公司丹麦IRD、比利时Borit 等设立合资子公司,合计持有25.6%股权。公司计划2021-2025 年实现小规模化市场应用,2025 年全球膜电极/石墨双极板/金属双极板/BOP 关键零部件产能达到800/900/400/10 万件,亚太产能分别达400/500/200/10 万件。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商用车行业销量下行,我们下调22/23 年营收9.9%/9.5%至133.2/143.9 亿元;考虑到公司持续降本控费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下调22年净利润3.1%至26.49 亿元,维持23 年盈利预测基本不变。当前A 股股价对应22/23 年7.8 倍/7.2 倍市盈率。当前B 股股价对应22/23 年5.1 倍/4.8 倍市盈率。维持跑赢行业评级,A 股目标价28 元,对应10.7/9.9 倍22/23 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36.6%的上行空间;B 股目标价19 港元,对应6.2/5.8 倍22/23 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20.7%的 上行空间。
风险
商用车销量波动风险,新能源零件业务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氢燃料电池业务研发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