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起家,产品线不断丰富
1983 年,公司前身合肥第二轻工机械厂转产家用电冰箱,开始专业制冷之路。2005 年,四川长虹与美菱战略重组。此后公司通过收购与重组等方式逐步覆盖洗衣机、空调、小家电及厨卫等产品线,同时进入生物医疗等新产业领域,产品覆盖全面。
二线空调品牌崛起,高温助力全年空调销售
头部空调品牌销量份额波动、均价提升,长虹销额乘势高增。
根据奥维云网, 23 年8 月空调TOP2(格力、美的)品牌线下、线上销量市占率合计为55%、39%,相比22 年1 月下降14、22pct。均价上,TOP2 龙头品牌均价持续提升。长虹品牌22 年-23 年7 月线下、线上销额同比21 年-22 年7 月分别增长11%、32%,表现优于行业。
高温天气刺激空调内销、外销增长。根据央视新闻网10 月6 日报道,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欧洲联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5 日说, 2023 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7 月4 日确认厄尔尼诺在2023 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达到90%,可能加剧全球气温的上升。根据产业在线(9 月26 日推送),空调生产的热度延续至7 月, 2023 年6 月、7 月空调内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2%、28%,10 月排产量较去年同期内销实绩有所下滑,根据产业在线预计,考虑到下半年的双十一和地产政策拉动, 年末排产会有所恢复。外销方面,根据产业在线,出口市场下半年表现强于上半年,一方面源于海外需求的提升,全球变暖带来的部分区域天气异常,促进了空调市场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是上半年库存去化带来的补货需求。
公司:改革兑现,盈利提升
1、坚定经营思路,改革提效
公司近年逐步提出围绕“一个目标”、紧扣“三条主线”、做实“四个管理体系”、深化营销转型的经营思路。效率提升方面,公司以合理的商业库存为核心,牵引“零售端-生产端-物流端”全链路高效协同运转,实现效率最大化。根据公司公告,22H1 公司冰箱商业库存周转天数降低超 20%。
2、深化营销转型,品牌年轻化加速
营销转型方面,公司为更好推进公司中国区各产业线的全价值链拉通经营,改变“产品公司-营销总部-营销分部”三级核算的局面,将营销分部从“利润中心”转变为“成本中心”,由“经营组织”转变为“职能组织”,并设置专职分部总经理、专职客户经理、专职推广经理,提升公司对零售价格和客户供价的管控,提升存货与应收周转效率,减少资产损失。品牌打造方面,近年来,公司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 新等举措重塑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3、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出口韧性强
根据海关总署及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数据,2023 年Q1,我国家电产品出口额为277.8 亿美元,同比下降2.4%,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出口家电产品96.8 亿美元,同比增长12%,实现逆势增长。根据公司投关表,公司重点开拓一带一路市场,聚焦拉美等市场,加大新客户开拓,为业务发展注入动力。公司拥有印尼和巴基斯坦两大海外制造基地,将专注持续提升海外工厂的运营效率,利用好产能,提升自有品牌在当地以及周边国家的影响力。
4、改革成效望持续兑现,长期盈利提升空间大盈利能力方面,在大宗成本、海运费压力缓解下,公司毛利率、净利率自2021Q3 以来逐步提升,毛利率从21Q3 的6.1%提升至23Q2 的11.7%,净利率从21Q3 的0.8%提升至23Q2 的3.1%。营运能力方面,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自2018 年的10.4提升至22 年的14.7,公司改革成效显著。与同业公司5%以上的净利率相比,我们认为公司盈利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结合公司三季度业绩预告,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3-25 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34/262/289 亿元(维持不变),同比分别+16%/+12%/+10%,预计23-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7.3/8.3亿元( 前值为6.0/7.1/8.3 亿元) , 同比分别+154%/+18%/+14%,相应EPS 分别为0.60/0.71/0.81 元,以23年10 月16 日收盘价5.81 元计算,对应PE 分别为10/8/7 倍,考虑到公司盈利提升空间较大,可比公司23 年平均PE 为11倍,我们上调评级,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订单获取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动等风险、新技术迭代风险、行业空间测算偏差、第三方数据失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汇率波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