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半年报:2021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2.99 亿元,同比增长153.29%,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7.84 亿元,同比增长461.5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026 元/股,同比增长0.4094 元/股。
投资要点:
2021H1 业绩超预期,行业周期上行+产能高速增长助力公司腾飞。公司2021Q2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1.55 亿元(同比+169.72%,环比+31.14%),实现归母净利润43.8 亿元(同比+447.50%,环比+82.20%)业绩超市场预期。按业务拆分来看,得益于2021H1 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以及公司产能高效增长,半导体显示业务(华星光电)实现营收408亿元(同比+93.6%),实现净利润66.1 亿元(同比+67.5 亿元),大尺寸方面,TCL 华星t1、t2、t6 产线满销满产,t7 产能爬坡,t10(原苏州三星)于二季度并表,大尺寸面板出货面积同比增长约24%,且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合计营收同比增长超130%,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4 倍,小尺寸方面,t3 产线积极拓展高端笔记本、平板、车载等新兴领域,t4柔性AMOLED 产线按计划扩产,二季度实现净利润较一季度环比增长约70%;公司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业务(中环半导体)实现营业收入176.4 亿元(同比+104.1%),实现净利润18.9 亿元(同比+160.6%),半导体光伏方面,公司半导体光伏材料总产能达70GW(较2020 年末提升55%),其中G12 产能达39GW(占比约为56%),半导体材料方面,公司6 英寸、8 英寸、12 英寸半导体硅片认证进展良好,产品性能及质量获国内外头部客户高度肯定,在缺芯大背景下供应链导入有望加速。此外,公司费用整体把控较好,2021H1 “三费”费用率合计为6.38%(同比-0.45pct),具体看分别为销售费用率1.21%(+0.11pct)、管理费用率2.72%(+0.1pct)、财务费用率2.45%(-0.66pct)。
公司研发、产能、效率优势尽显,半导体显示巨头茁壮成长。公司重视核心工艺、基础技术和新型材料研发投入,2021H1 研发投入50.9 亿元(同比+76.9%),占营业收入比达7.0%。半导体显示业务方面,在LCD面板领域,公司作为行业巨头产能及产能增速保持领先,有望持续享受行业周期变弱带来的长期盈利红利,在新技术方面,公司重点推进印刷OLED/QLED、Mini-LED 及Micro-LED 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开发,实现了在下一代显示技术生态的领先,目前公司PCT 专利申请量达13170 项,在QLED 领域技术和材料专利申请数量达1480 件,位居世界第二。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领域,公司在210 大硅片和叠瓦组件及相关技术生态领域已建立优势,4-12 英寸产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国内领先,新赛道战略成效显著。综合来看,公司深耕产业链上下游,依托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三轮驱动,研发、产能、效率优势尽显,有望在享受液晶面板持续盈利的同时把握新赛道机遇实现二次腾飞。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显示龙头,研发、产能、效率优势尽显,将优享显示行业持续成长以及周期变弱的长期盈利红利,同时深化在半导体光伏以及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布局,打造二次增长曲线。基于审慎性原则,暂不考虑增发对公司业绩和股本的影响,我们维持盈利预期, 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49/205.87/249.37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13/1.47/1.78 元/股,对应当前PE 估值分别为7/5/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定增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