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 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中国移动表示当前已经确定400G 技术的可用性,并将在今年年底启动400G 产品集采,推动400G 进入商用阶段。中兴通讯推出了Real 400G 光传输方案,与中国移动深入合作,有望充分受益400G骨干网建设加速。当前,中兴通讯持续加大在芯片、数据库、操作系统等领域底层核心技术的自研,公司全面定制“东数西算”端到端全栈产品,看好在算力及流量需求提升背景下,公司ICT 设备份额全面提升。给予中兴通讯A 股2023 年23X PE,对应目标价50 元,维持“买入”评级;给予中兴通讯港股2023 年15X PE,对应目标价35 港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流量爆发+技术突破,中国移动400G 骨干网建设按下加速键。在2023 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中国移动表示当前已经确定400G 技术的可用性,并将在今年年底启动400G 产品集采,推动400G 进入商用阶段。400G 是指单波长能够承载400G 类型业务的传输技术。当前,传统的100G 无法满足东数西算业务对带宽的迫切需求。根据中国移动《“九州”算力光网目标网架构白皮书》,预计2027 年东数西算枢纽间流量将达到1900Tbps,2022-2027 年枢纽间流量CAGR高达99%,因此需加速推动骨干网向400G 演进,并以算力为中心打造骨干(20ms)、省域(5ms)、地市(1ms)的三级时延圈。中国移动400G 研发历经5 年时间,2023 年3 月,中国移动宣布400G QPSK(正交相移键控)无电中继现网传输距离创造新纪录,实现5616 千米超长距离陆地实时现网传输。
2023 年6,中国移动实现全球最长陆地距离(1673 公里)纯EDFA 80x400GQPSK 现网实时传输。按照中国移动公布的“九州”算力光网整体规划,2023年-2024 年,推动算力枢纽节点按需部署400G OTN;2024 年-2025 年,推动所有算力枢纽节点全面部署400G OTN,同时按需引入其他大带宽技术;2025年以后,将推动按需部署800G OTN。预计中国移动将与中兴通讯、华为等公司在400G QPSK 现网长距离传输、C6T+L6T 超宽谱波段扩展、光电联动全光组网技术方面深入合作,400G 骨干网相关产品需求有望快速提升。
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深入合作,有望充分受益400G 骨干网建设。中兴通讯推出了Real 400G 光传输方案,能够满足数据中心间大容量互联和数据长距离传输需求。2022 年7 月,中国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在实验室模拟现网光纤长度、损耗和维护余量,基于现网要求进行400G QPSK 传输验证,实现49 跨段无电中继3038km 的传输距离。2023 年初,中兴通讯助力中国移动率先实现C+L 波段12THz 400G QPSK 现网验证,无电中继传输5616KM,可承载“东数西算”长距离、大容量传输。在中国移动400G 骨干网试点中,中兴通讯提供了ZXONE19700 设备,该产品支持64 个槽位,每槽位可提供1T 背板带宽、64T 交叉容量。看好中兴通讯全方位助力中国移动技术创新,共同打造高品质OTN 网络,看好中兴通讯400G 骨干网产品份额提升。
中兴通讯携手运营商打通东数西算大动脉,看好公司ICT 设备份额全面提升。
中兴通讯成立了“东数西算”业务部,从“存、算、运、用、安”五个维度,全面定制“东数西算”端到端全栈产品、解决方案和系统化服务能力,致力于成为“东数西算”建设主力军。
1)服务器:电信领域份额第一,年产能50 万台。根据IDC,2022 年在电信行业,中兴通讯X86 服务器以17.5 万台的发货量位居首位,蝉联电信行业X86服务器发货量第一。2022 年中兴通讯服务器及存储营业收入百亿元,同比增长近80%。2022 年中兴通讯服务器销售额和机架服务器出货量已提升至国内前 五。当前,中兴通讯服务器及存储产品目前已覆盖全球40+国家和地区,拥有深圳、南京、长沙、成都、上海5 大研发基地,年产能50 万台。预计公司2023年服务器收入达140-150 亿元。
2)交换机:运营商集采金额大幅提升,看好公司在自研芯片加持下,实现数据中心交换机高速增长。根据IDC,2022 年中兴通讯交换机和路由器产品市场份额增速第一。2022Q4,中兴通讯数据中心交换机运营商市场排名升至国内第二、路由器产品市场排名升至国内第二。2023 年5 月,中国移动发布新一期数据中心交换机集采,预计总金额超40 亿元,同比+60%,中兴通讯有望重点受益。
当前,中兴通讯打造新一代基于自主研发核心器件和软件平台的ZXR10 9900X和5960X 系列数据中心交换机,实现关键表项容量提升4 倍,同时整机功耗降低30%。根据公司官网,公司在2011 年成功推出第一代自研交换网套片,2018年推出交换容量9Tbps 的第四代自研交换网芯片,2020 年启动第五代自研交换网芯片的研发。预计公司在自研芯片加持下,数据中心交换机收入有望高速增长。
风险因素: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内三大运营商及全球其他运营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全球5G 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疫情反弹带来不利影响;公司毛利率提升不及预期;公司在运营商招标中份额提升不及预期;公司政企业务增速不及预期;公司消费者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公司芯片供应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在2023 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中国移动表示当前已经确定400G 技术的可用性,并将在今年年底启动400G 产品集采,推动400G 进入商用阶段。中兴通讯推出了Real 400G 光传输方案,与中国移动深入合作,有望充分受益400G 骨干网建设加速。当前,中兴通讯持续加大在芯片、数据库、操作系统等领域底层核心技术的自研,公司全面定制“东数西算”端到端全栈产品,看好在算力及流量需求提升背景下,公司ICT 设备份额全面提升。
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62 亿、121.11 亿、147.26 亿元(原预测值为100.26 亿、120.37 亿、146.67 亿元,考虑到骨干网400G 建设加速及中兴通讯ICT 设备的竞争力提升,我们小幅上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5 年净利润CAGR 接近23%,考虑到公司稳健的经营质量,给予公司2023 年23X PE,对应目标价50 元(原目标价49 元,考虑在流量及算力需求爆发背景下,公司ICT 设备份额有望全面提升,因此上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中兴通讯港股过去三年平均PE 为14X,考虑到当前中兴通讯服务器、AI、芯片等多项业务高速发展,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因此我们认为公司当前估值水平理应超过过去三年的估值中枢,因此给予中兴通讯港股2023 年15X PE,对应目标价35 港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