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 民币应用加速落地试点两年累计交易金额超千亿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以下简称“央行数研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和场景建设进展顺利。截至8月底,试点仅两年的数字人民币在我国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
随着产品研发和服务升级站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未来在跨境支付、公众消费等领域的落地将会持续加速。
已有超560万个商户门店支持使用
乘地铁、点外卖、逛景点……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涵盖 线上线下 。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试点已拓展到15个省市的23个地区,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在各大安卓应用商店和苹果App Store上架。
随着数字化场景越来越多,数字人民币上下游产业正在产生集聚效应,催生一批新模式新业态。以国庆长假为例,数字人民币支付正成为消费“新时尚”。来自美团的数据显示,在国庆节消费旺季、各类红包和消费券的多重促进下,10月1日至10月7日,美团平台日均数字人民币交易订单数环比提升15.7%,日均数字人民币交易金额环比提升102%,日均数字人民币交易用户数环比提升了18.2%。
多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通过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和消费券等,促进社会消费回补与潜力释放。人民银行指出,2022年以来,各试点地区政府围绕“促进消费”“抗击疫情”“低碳出行”等主题累计开展了近30次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活动,各商业机构还开展了多次市场化推广活动,促进社会消费。截至8月底的数据显示,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560万个,数字人民币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已形成一大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
数字货币应用大有可为
从特性来看,数字货币交易成本低、交易速度快、高度匿名。另一方面全面监管数字货币要耗费巨大成本,私人数字货币币值并不稳定,作为广泛交易媒介受限。对于数字人民币未来的发展,央行提出首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产品服务;其次是坚持法治化规范化建设,夯实数字人民币发展的法治和监管基础;同时坚持市场化发展,激励各方合作共赢。
日前,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就数字货币跨境支付进行有效尝试。四家机构联合宣布,8月15日至9月23日期间,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平台上首次成功完成了基于四地央行数字货币的真实交易试点测试,来自四地的20家商业银行基于“货币桥”平台为其客户完成以跨境贸易为主的多场景支付结算业务,中国的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参与其中。此次试点测试中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总额折合人民币8000余万元,实现跨境支付和外汇兑换同步交收业务逾160笔,结算金额折合人民币超过1.5亿元。
中国银行 研究院给出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跨境支付交易规模达23.5万亿美元,然而跨境支付成本高昂,仅中介服务费用就高达1200亿美元,而且流程烦琐,效率低下。而数字货币点对点交易的特质能够有效解决跨境结算链条长、效率低、费用高和到账慢等缺点。可见,数字货币在贸易结算、数字化贸易融资平台等领域的应用未来可期。
此外,在探索智能化产品应用方面,数字人民币试点也有新进展。今年9月,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发布了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所谓智能合约就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写一份合同,按照约定条件自动完成数字人民币支付履行合约义务。当消费者完成实际消费后,商户发起智能合约的执行请求,智能合约检查是否符合约定的执行条件,只有符合条件才能将预付资金划拨至商户。从技术上排除了人为操作挪用预付资金的可能。这样就破解了近年来频发的预付资金类商户卷款跑路、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
出处:长江商报
免责条款:★★以上摘录不保证没有疏漏,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