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乡村振兴概念板块热点狙击|实时新闻事件驱动
 
沪深个股板块DDE历史数据查询: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保险业如何保驾护航

http://chaguwang.cn  2021-03-31 10:32  乡村振兴板块热点狙击
厦门象屿
6.43-1.23%
辉隆股份
10.17+3.56%
大禹节水
5.26+0.19%
天禾股份
11.85+3.86%
牧原股份
100.03-0.33%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需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对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保险业而言,“十四五”时期,需要从防范贫困的“拦水坝”加快转变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织密乡村生产生活“保障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保险业在广泛参与各地扶贫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发挥自身在数据、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当地建设完善新发致贫和返贫人员的监测体系,以巩固脱贫成果。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以“农业保险+大病保险”为核心的保险扶贫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接下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业保险与大病保险依然是保险业为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保驾护航的重要着力点。


  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生产,不仅是脱贫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当地发展产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农业保险是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当之无愧的重要抓手。


  中航安盟保险总经理阮江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2016年至2019年,农业保险累计为9840万户次建档立卡贫困户、不稳定脱贫户提供风险保障9121亿元,累计为3031万户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30.38亿元。面对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给农业保险提出的新任务,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农业保险还需加快解决自身现存的保障水平不高、覆盖面不广、产品创新不够、农村普惠性保险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


  《意见》提出,加大对脱贫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信贷和保险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发优势特色 农产品 保险。


  提升乡村健康水平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主要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保和医疗救助制度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大病保险业务基本由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目前,大病保险已实现100%地区实施、100%参保人群覆盖、100%待遇支付兑现,覆盖11.3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参保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平均提高了14个百分点。在接下来承办大病保险的过程中,保险业还需进一步发挥自身在精算技术、专业服务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放大保障效应。同时,保险业还可以推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及慈善救助等制度互补联动,帮助农村居民增强抵御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能力。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探索覆盖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全面保障的扶贫长效机制格外重要。据中华保险总裁高兴华介绍,中华保险持续提高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保险保障程度和覆盖面,延续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费率优惠,并着力推动农业、农房、意外、健康、疾病、责任等“一揽子”保险产品创新。“我们还将探索对农村低收入人群健康保险、农村地区长期护理保险等方面的创新。”高兴华表示。


  完善保险服务助推乡村发展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而支持力度的提升有赖于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阮江认为,从《意见》中提出的各项具体要求来看,保险业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比如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保险能够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发挥农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和产品责任保险的作用;发挥乡村污染责任险对于农村生态保护的促进作用等。“下一步,中航安盟保险将进一步拓宽农业保险范围,创新性解决农村深化改革中的难题;构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阮江表示。


  农民和农业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就是金融机构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邢炜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发挥农业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等险种在融资过程中增加授信的作用,继续推动‘保险+信贷’融合等运作模式,降低企业融资门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已有多地创新开展生猪活体抵押保险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通过养殖保险为生猪提供保险保障,从而提高贷款农民和农业企业的信用度和抗风险能力,使其能够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风险负担过重的问题,有助于解决农业企业和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创新‘保险+期货’‘保险+供应链’‘保险+担保’的金融服务模式,打通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提高农业产业发展和抵御风险能力,保险机构可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高质效的综合保险服务。”业内专家表示。


  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保险业不能单打独斗。《意见》提出,探索农产品期货期权和农业保险联动。


  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期货行业联合保险公司累计开展“保险+期货”项目930个,承保玉米、大豆、棉花、白糖、天然橡胶、猪(鸡)饲料、鸡蛋、苹果、红枣等多个农特产品,覆盖种植面积3524余万亩,参保农户数量达141.01万户次。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看来,“保险+期货”虽然只提供部分农产品生产的价格风险保障,但是通过做好这一保障,稳定农产品市场化价格,不仅可以使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受益,也能惠及土地流转、农产品加工、农资供应、农产品储藏以及乡村传统特色等产业。“不妨将‘保险+期货’的思路和方式向乡村其他产业领域延伸,组织其他适于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产业和生产,例如,仓储、饲料加工等行业也可以通过‘保险+期货’的方式,参与期货期权的交易,规避其需要规避的价格风险。这不仅是开拓期货市场的思路,也是乡村振兴和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庹国柱建议。


  “保险公司应积极探索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和农产品期货、场外期权等工具的联动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优先开展‘保险+期货’试点,提高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应以贫困地区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运用风险管理专业知识,为涉农主体提供合作套保、仓单质押、仓单回购等专业定制化服务。”阮江说。




出处:中国金融新闻网
免责条款:★★以上摘录不保证没有疏漏,仅供参考!★★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