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新冠疫情再度发酵,让已经“消停”了一段时间的航运板块“重燃斗志”。本周以来,A股海运板块指数涨幅近10%。
分析人士认为,只有疫情好转才能缓解运费上涨问题,与此前一轮疫情带来的运费涨价不同,当前运价大趋势和宏观货币政策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未来运价波动仍需观察疫情的进一步发展情况。
BDI止跌反弹
“最近两个月国际干散货和集装箱运价均有不同程度回落。相对而言,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下跌幅度更大。不过,在最近一周市场又出现反弹。”一位市场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据了解,近期欧美地区疫情再次抬头,美国考虑提升防疫等级,且“7×24港口工作制”并未全面起效,近30日的洛杉矶港单船抛锚时间已经上升至18.8天。
从集运市场来看,航运咨询公司Drewry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集装箱指数(World Container Index)显示,亚欧航线周环比上涨0.6%,跨
太平洋 航线周环比上涨0.5%。
市场再次开始押注航运市场上涨。数据显示,本周以来,A股海运板块指数涨幅近10%。同期,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也止跌反弹,但总体仍处于10月中旬以来的跌势之中。截至11月30日,该指数报3018点,较10月中旬的高点5650点已跌46%,近乎“腰斩”。
“虽然目前是集运市场的传统淡季,但是班轮公司也在此时大幅削减了运力,使得一舱难求情况并未在淡季得到缓解。”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海运分析师陈臻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解释说,由于港口拥堵问题愈演愈烈,三大海运联盟(2M、THE、OCEAN)再次大规模调整运力。从今年的第48周至53周,三大航运联盟分别在亚欧和跨太平洋航线停航7个航次和20个航次,分别占原计划航线服务的9%和22%。
今年以来,疫情导致全球不同港口运作效率偏低,到港船只无法正常卸货,叠加该年集装箱产量增量有限,从而造成舱位供应非常紧张。“海外市场对于中国生产的防疫物资以及工业产成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最终供需矛盾加剧,甚至出现一箱难求的现象。”
南华期货 分析师傅小燕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国庆节后,干散货运输市场出现一波明显的回调行情,集装箱运输市场调整幅度较小,但整体来看,三季度航运运价呈现稳中偏弱走势。
宏观形势较上一轮明显不同
对于近日航运资产反弹行情,中信期货能源组研究员杨家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此次疫情再度发酵,可以参考2020年以来疫情对航运市场的扰动,资本市场很可能以此作为参考定价。”
从贸易角度分析,陈臻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贸国家,贸易流向以进口原材料、出口成品为主。国际干散货运价上涨主要拉升中国原材料的进口成本,国际集装箱运价上涨主要抬升中国商品的出口成本。“贸易合同分为CIF和FOB合同,其中CIF包含运费,FOB合同不包含运费。因此运费涨价主要会对签订CIF合同的国内贸易商产生直接影响。”他说。
从航运市场报价模式看,一般有三种:长协定价、季度定价和市场定价。“航运运费上涨对市场定价部分的贸易企业影响最明显。”有市场人士称。
杨家明表示,只有疫情好转才能缓解运费上涨问题,未来可能出现这样一种循环:疫情发酵,各国封锁程度加深,运费将上涨;当疫情缓解,各国解封防控,运费价格回落。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干散货市场中的煤炭,其海外运费占其进口成本的比重达到24%,即100元的进口成本中,有24元是运费贡献的。“运费涨价会增加进口品种的成本。尤其要关注进口量大的品种。”傅小燕说。
陈臻认为,当前形势下,此前一轮的航运价格大涨对大宗商品价格运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有所不同。大宗商品价格涨跌需要放在更宏观的层面去思考。从不同点看,两次行情中运价趋势不同:前一轮处于运价上涨期,此轮处于运价回落期。此外,上一轮运价上涨期间,部分主要经济体普遍处于货币政策宽松时点,但目前的情况大相径庭。
需进一步观察疫情发展
“12月份正值西方传统假日期间,进口量较大,叠加前期未及时疏通的港口,即使一些主要经济体采取收费惩罚模式进行港口集装箱清理工作,也需要一定时间。”市场人士称。
展望明年航运市场基本面,陈臻分析,供应方面,明年新船下水量相对有限,且疫情将呈现出“总体趋缓、多轮反复”的情况,各国将在封锁措施方面反复切换,影响全球供应链效率。从需求角度来看,明年全球经济依然处于复苏通道,全球货币政策将从“量化宽松”层面逐步趋紧。
“截至目前,影响航运市场的主要因素——美国港口拥堵情况并未明显好转,这将对四季度运价继续构成支撑。”傅小燕表示,“奥密克戎”毒株肆虐一定程度上又会降低港口运行效率,包括船期、准班率等。是否会加剧航运紧张局面,需要区别在不同航线上的影响。比如南非地区病毒严重,那么船运公司会减少该航线上的运力,从而导致短期的航运紧张;反之,会增加其他航线的运力,从而降低此条航线上的运力紧张。因此,需要持续跟踪“奥密克戎”毒株传染的动态消息。
出处: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免责条款:★★以上摘录不保证没有疏漏,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