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下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我国城乡建设碳减排目标和路径。2030 年前,我国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基本扭转;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增强,“城市病”问题初步解决。
据了解,《方案》从建筑布局、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利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农村清洁取暖等多方面给出了降碳路径。
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方案》指出,城市形态、密度、功能布局和建设方式对碳减排具有基础性重要影响。因此,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新城新区合理控制职住比例,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
对于既有建筑,《方案》指出,严格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坚持从“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动城市更新,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盘活存量房屋,减少各类空置房。
优化城市建设用能结构。根据《方案》,我国将推进建筑 太阳能 光伏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并在既有公共建筑屋顶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
此外,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建造。《方案》表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到2030 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同时,推广智能建造,到2030年培育100个智能建造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系列建筑 机器人 标志性产品。推广建筑材料工厂化精准加工、精细化管理,到2030 年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损耗率比2020年下降20%。
打造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例如,鼓励就地取材和利用乡土材料,推广使用绿色建材,鼓励选用装配式钢结构、木结构等建造方式。大力推进北方地区农村清洁取暖。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空气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乡村供气、供暖、供电等方面的应用。
出处:经济参考报
免责条款:★★以上摘录不保证没有疏漏,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