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三方合作,将竹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两个看似不搭界的行业联系在了一起。
11月14日晚间,龙竹科技公告,公司与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山东公司”)、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山东产研院(青岛)”)就建立各方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对于此次战略合作背后的逻辑与意义,龙竹科技董事长连健昌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次大胆地尝试。”
产业跨界创新
龙竹科技是深耕竹产业多年的民营上市企业,位于竹资源丰饶的福建南平市,主营产品集竹家居制品、竹建筑装饰类材料和竹自动化机械的产研、销售于一身;中车山东公司是中车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是国内铁路货车研发制造的大型骨干企业;山东产研院(青岛)则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办立,是面向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需求,建设产业技术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生态,实现技术工程化、产品化、产业化等职能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
“我们尝试构建了一种创新的架构:民营企业、央企、加上国资背景的研究院,而且是开展跨地域合作,目标共同搭建一个以竹代塑、促进竹行业发展的模型。”连健昌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这样的合作,也意味着各方要突破背景和地域的束缚,龙竹科技、中车山东公司和山东产研院(青岛)是如何成为合作伙伴的?
连健昌向记者介绍,我国竹行业从90年代发展至今,像龙竹这样的民营企业一直在进行研发与创新,但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诸如人才、研发力量、市场等缺乏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制约了竹行业的发展。对公司来说,与中车山东公司、山东产研院(青岛)的合作正好可以填补前述短板。
近年来,中车山东公司致力于多元化发展,形成了铁路货车、风电装备、环保科技、大型钢构、智能装备、低碳科技等产业并举的发展格局。“作为制造业企业的中车山东公司也在寻找发展契机,也希望找到满足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些新材料。"连健昌说。据悉,在国际竹藤中心的“牵线搭桥”下,龙竹科技与中车山东公司“一拍即合”。
此外,连健昌认为,山东产业装备制造技术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因此山东产研院(青岛)的加入,有助于各方集中利用先进的产业装备资源,同时帮助搭建一个跨界研发平台,共同探索竹基新材料应用场景的开发等。
竹产业全面合作
从合作内容看,此次战略合作皆围绕龙竹科技熟悉的竹产业。公告显示,三方主要将在以下方面展开合作:“以竹代塑”应用领域创新合作;竹废料资源化利用产业合作;以及竹基新材料的研究应用。
“以竹代塑”的推广和应用是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在“禁塑”背景下,三方将根据市场需求,共同探讨创新开发竹快消品应用场景及推广应用等,实现“以竹代塑”的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拓展各方产业领域,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近年来,坚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就在上周(11月7日)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布“以竹代塑”倡议,旨在发挥竹子在代替塑料产品进而减少塑料污染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作用,为高能耗、难降解的塑料制品提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积极贡献。
倡议中提出,制定“以竹代塑”支持政策,推进“以竹代塑”产品纳入塑料替代品国家贸易规则的制定,确定“以竹代塑”的重点行业和产品,为“以竹代塑”的全球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推进“以竹代塑”科技创新,创新竹产品代塑的用途、效率及标准化发展,为“以竹代塑”新技术利用、新产品开发创造条件等。
值得一提的是,龙竹科技多年来专注竹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领域的拓展,已在“以竹代塑”战略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据介绍,该公司和国际竹藤中心共同开发的缠绕式竹吸管,达到食品接触级和欧盟LFGB及美国FDA的标准。目前正进入市场推广阶段。同时,“以竹代塑”的竹杯、刀叉勺等项目也在积极准备中。
谈及主要战略合作领域,连健昌还表示,将加快推进竹废料资源化利用产业合作,各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竹废料生物质能源利用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竹子从采伐到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概20%~30%的废料,这些废料目前价值较低,如何对其高价值地利用,然后形成可持续的新的能源体系,是我们想要重点突破的方向。”连健昌说。当前,连健昌正亲自带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部门推进该项合作。
在他看来,发展竹质能源是竹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能全面提升竹废料的利用价值,并在业内推广,就能解决各地竹行业出现的能源瓶颈问题。
此外,在竹基新材料的研究应用上,各方将围绕竹基新材料产业链进行产业布局规划,围绕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开展竹项目新工艺的应用研究及竹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等,探索竹基新材料在地铁、高铁、新能源汽车、建筑业、康养产业等领域的应用,积极推进试点项目实施落地及规模化应用,着力提高竹产业创新能力。
就此次战略合作的影响,龙竹科技也在公告中表示,合作内容符合公司“以竹代塑”、坚持创新的战略布局,将有利于拓展公司的产品应用场景、深化公司的业务发展,不断提升公司的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不过,协议尚未涉及具体项目,对公司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会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