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芯国际(68898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中芯国际的拐点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3-09  中芯国际内幕信息

来源 :电子工程专辑2023-03-09

  

  如果当年不是日本电气把新买来的光刻机拿给尼康拆,也就没有后面颠覆式的DUV光刻机。

  1976年,日本是以举国之力在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当时政府组织了国内最大的五家半导体厂商,包括东芝、日立、富士通等形成技术联盟,合力攻坚技术难关。

  韩国在半导体产业上的发展也没少挖东芝的墙角,当然这背后也是韩国以举国之力在支持三星发展,否则当年DRAM以及面板的巨额亏损绝对会拖垮三星。

  所以,经常有小作文说半导体的政策力度要退坡的,一般都是假消息,半导体作为高端制造亟需发展的产业,支持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但短期半导体所面临的问题不只是能不能买到先进设备的问题,而是下游需求不足,产能利用率下滑的问题。

  01.主要是手机问题

  2月9日晚间,中芯国际发布四季度财报,季度收入16.21亿美元,环比下滑15%,同比增长2.6%,季度归母净利润下滑19.6%,整体业绩表现不及预期,但也是符合预期的下滑。

  其实在Q3的交流会上,公司就曾表现出对未来一年比较悲观的预期,一是行业整体还处在去产能阶段;二是汽车半导体的增量暂时还不能填补手机产业链下滑带来的缺口。

  四季度公司的业绩展望依然偏悲观,收入将环比下滑10%-12%,全年毛利率预计在20%左右。

  一是产能利用率下滑,也就是需求的问题,公司明确谈到了只要手机产业的占比能恢复到35%左右,消费电子的占比能恢复到28%-30%左右,那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将重回90%左右。

  整个晶圆制造领域,手机和消费电子两大领域贡献了一半的收入,手机是27%,消费电子是23%,之前手机贡献的占比是35%-35%,所以手机的整体下滑是比较严重的。

  根据IDC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13.2%,前五大厂商中除了荣耀以外其余全线下滑,比较严重的是VIVO下滑了25.1%,OPPO下滑了28.2%以及小米下滑了23.7%。

  数据来自:IDC

  但智能手机短期的销量回暖并非易事,整个智能手机行业自2016年以来持续下滑的根本原因不是消费问题,而是创新问题。

  智能手机增量见顶的最明显标志就是芯片已经干到4纳米,像素已经干到一亿像素,创新已经到了一定的瓶颈期。以苹果为例,苹果13和苹果14的外观、UI及硬件配置几乎没有太大差异。

  安卓阵营从卷像素到卷充电速度,这两年卷的最狠的是折叠屏,尽管折叠屏本身是一个相对较累赘的设计(太大、太重),但起码也是个卖点,虽然各大厂商卖得也不算太好。

  汽车智能化的兴起虽然带动了芯片的整体增量,但对于晶圆厂来说汽车产业的订单价格要低于手机。

  中芯国际在Q4的交流会上表示:公司预计很多订单可能来自像特殊存储、MCU、CIS7、ISP等大宗产品,但是这类产品的价格会比较低,所以价格可能不会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二是折旧的问题,晶圆厂产线动辄就是上百亿的投资,前期转固后要面临巨额折旧吞噬利润,这是每个新厂都要经历的阶段。

  中芯目前主要是上海、北京、天津以及深圳的几个产能扩张,天津工程进度到去年上半年已经完成96%,接下来的两年要进入折旧高峰期。

  数据来源:2022半年报

  根据2022半年报显示,去年上半年公司折旧及摊销的总额是70.90亿元,上年同期为57.23亿元。

  02.半导体周期规律

  半导体绝对是超长景气度的大产业,自1986年以来半导体全球销售额一直是上升趋势,尽管区间也会有波动,但也并不像生猪行业这么剧烈。

  1986年以来,半导体销售额从264亿美元一路上涨至6015亿美元,直到2022年该数值依然在新高,但区间也确实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调整。

  数据来源:ifind

  第一次是1995年存储芯片产能过剩,调整了3年,直到98年金融危机后才正式见底;第二次是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下游需求下滑,调整了一年;第三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调整一年,最后一次是2019年。

  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史也能看到,每一个增长阶段,科技产业都必然发生了一些新的创新事件。

  比如90年代的手机和个人电脑,2000年后的笔记本电脑以及PC互联网兴起,2009年后的智能手机以及移动互联网,再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汽车智能化、5G等。

  这两年火爆的Ai,虽然还没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但却实实在在的增加了对算力的需求,包括万物互联对数据的需求。从全球前五大科技公司的财报中也不难看出,微软、亚马逊、微软等头部科技的原基本盘业务已经停滞增长,新的高增速均来自云业务。

  所以即便是总量上在2023年会调整,依然会有结构性的机会,比如手机持续下滑,但Ai和汽车依然会持续增长。

  03.关于中芯

  超高端代工产能上依然会受到设备端的限制,中芯新建产能也几乎都是28纳米以上,去年公司资本性支出63.5亿美元,说明这短期的供应链暂时还没问题。

  接下来,先是新厂的折旧以及短期的需求疲软,可能会将中芯的业绩打到近几年的一个比较低位的水平,之后是需求回暖,折旧压力减小,以及新厂良率提升等带动产品毛利率回升,然后进入新的增长阶段。

  对比台积电,在全球半导体链的定价权也许不这么强势,但对于国内市场来说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头部。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