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芯国际(68898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失去台积电代工,华为芯片“归零”,中芯国际为何扶不起华为?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1-19  中芯国际内幕信息

来源 :趣科纪2023-01-19

  世人熟知华为定是因为热销的华为手机,2019年可谓是华为手机元年,爆火的华为手机凭借21.8%的市场份额击败世界手机王牌苹果,出货量达到2.981亿台,随着华为手机的大卖,也带火了华为海思旗下的麒麟芯片,然而在新一轮的国际芯片市场份额统计当中,华为海思芯片市场占比由从前的4%降至0%,可谓是瞬间爆冷,成为倒数第一。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华为失去了台积电的代工,使得国产芯片被彻底锁死。那么为何台积电在中国芯片市场上发挥着这么大的作用?内地芯片制造行业又与其的差别在哪里呢?

  要知道,依靠华为自研的麒麟芯片已经库存见底了,而根据2022年12月权威的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AP市场报告中就可以发现在海思麒麟芯片2022Q3的出货量占比中,早已从第Q2的0.4%下降到接近0%,可见麒麟芯片的库存已然所剩无几。

  

  但是在此期间华为始终没有放弃,对麒麟芯片的研发,然而华为在2021年自主研发的麒麟9010也因为遭到海外制裁而无法量产,在这一过程中,华为最大的助手便是台积电的代工,使得只注重芯片研发的华为,能够依靠台积电强大的生产能力促进芯片源源不断生产。

  与此同时根据日经中文网报道,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新工厂,而这家工厂也将首先为苹果和英伟达等外国企业进行代工,更有极大可能为AMD生产最新产品。作为华为曾经最大的代工企业,这一决断可谓是使得华为雪上加霜,无法使得库存换血,从而失去了大量的市场份额,甚至跌入谷底。

  

  其实台积电放弃为华为代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此先的台积电的迁机仪式上,时任美国总统的拜登便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野心,竟然声称“美国将重新引领全球制造业”,表现出了一副要将台积电占为己有的样子。

  然而与此同时,台积电也跟美国看对眼了,近年来不仅大力转移产业链,还在美建厂生产最尖端的芯片,在人才方面还带领上千位高端工程师赴美安家,使得国内大量的芯片制造人才外流,俄乌争端爆发后更是紧跟住了美国的政治脚步,滥用代工厂商身份,强行扣押俄罗斯芯片,这边可以提现台积电已经彻底沦为了“美积电”。

  此番华为失去了台积电的代工,这也使得华为海思设计的高端芯片彻底停留在PPT上无法实现量产,尽管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具有超高性能,也具有优良的温控系统,但是失去了台积电的代工,苦于无计,也只能直面如今市场份额为0的低靡现状。

  台积电拥有内地企业无法比拟的实力

  作为台湾地区强有力的经济支柱,而今的台积电是当下市值最高的半导体企业,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仅在2022年台积电的营收便占据半导体代工领域56%的市场份额。可以说,半导体代工领域的半壁江山早已被台积电尽收囊中。

  要知道目前台积电早已经掌握了3nm制程工艺,台积电也凭借其优秀的技术将主要的竞争对手三星远远甩在后面,这使得台积电的芯片生产工艺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的的首选,早先三星4nm工艺芯片良品率被传竟然只有35%,而即将量产的3nm工艺被传良品率竟然只能勉强达到10%—20%,可谓是大跌眼镜。

  

  再反观台积电,就连4nm制程工艺的良品率高达70%以上,7nm制程工艺的良品率甚至接近90%。可以说台积电不负众望成为世界第一代工企业实至名归,就连许多老牌芯片代工行业也无法比拟,更何况内地刚刚起步的代工企业。

  台积电取得今天这样的实力,离不开这两个方面。

  始终如一的经营理念

  这么多年,台积电得到许多世界芯片巨头的信任,是因为其在创立公司之初便一直坚持到现在的铁纪,那便是坚持本业,绝不插足芯片设计,确保不和客户竞争。正是这样,作为与核心技术接触最近的代工行业,得到了许多芯片公司的信任,防止技术外流,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然而,另一家代工王牌三星却不是这样做的,三星可谓是“脚踏两只船”,既包揽着半导体上游的供应市场,还在行业终端趟一趟浑水,与许多自己的客户保持着竞争关系,在这样的局势下,三星不能坚守行业准则,也逐渐丧失了许多企业的信任,台积电成为了世界头牌的不二之选。

  更何况台积电拥有充足的产能,吸引了大量客户下单,同时也降低了客户的芯片交付周期,并且能够帮助其尽早安排终端产品上市规划,这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加速了生产周期。

  高端的生产技术

  要知道高端芯片的生产,绝对离不开EUV光刻机,然而在这之中哪家芯片企业能够买到EUV光刻机,那么这家企业就能占领行业大头,并且在行业内真正能挺直腰板,大搞生产。可见EUV光刻机在半导体行业,以及整个芯片市场所占据的地位。

  然而目光长远,实力不凡的台积电从2007年开始,就与当时全球唯一能够生产EUV光刻机的公司——荷兰阿斯麦公司结盟,在光刻机的供应上走了捷径,与其合作开发浸没式光刻机,而台积电也凭借“阿斯麦的股东”的这一重要的身份,从而获得了EUV光刻机的优先供货权,自此便在行业当中收获了老大地位。

  

  然而光刻机也仅仅只是一个产品,要想发挥出其全部实力还需要技术实力来帮衬。而台积电便拥有一个造价170亿美元的建筑群工厂,这个巨大的工厂的制造流程大约就是要将不及红细胞千分之一大小的复杂电路雕刻在无法想象的超薄硅芯片上,再进行量产发售。正是依靠着这样的制造流程,使得台积电在芯片生产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内地芯片制造异军突起

  近日里,国产内地行业中芯国际的14nm,28nm芯片备受瞩目。这一芯片行业的新角色不仅有大量的成熟芯片产能,而且其成熟工艺也已经达到了业界良率水准,并且有能力和对手台积电在相同制程工艺下进行比较。

  

  除了中芯国际的不断发展之外,中国光刻机领域也传来了好消息,要知道一旦中国自主掌握光刻机技术,那便可以摆脱台积电的束缚,自主生产麒麟芯片。这一好消息也来自我国另一匹行业黑马——长电科技,其封装光刻机获得了全球前三的好成绩,仅仅是去年上半年营收便达到了155.93亿元人民币。

  然而再次关注近日由于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新一轮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TOP5厂商的季度收入份额当中,台积电份额又提升了,而我们一直关注的中国大陆的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的份额却下滑了。

  

  在去年台积电在4季度表现良好,全年业绩爆栅,同时客户们将芯片从7nm向5nm/4nm迁移,晶圆价格上升,营收上涨,份额也会提高,相比之下的中芯国际在10月份的时候便被美国制裁了,而其先进制造的设备采购被限制,那么与此同时一些国外客户也必然会减少了订单,从而导致产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并在统计数据中呈现下滑的趋势。

  所以可见芯片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举国之力在短期就能搞定的,虽然中国国产芯片在军用芯片上可以不惜代价,不讲良品率直接干,而28nm的也可以军用,但是民用市场是讲究成本和效率的,如果价格高而且良品率还低的话,民用市场就没有机会,那对国产行业还是有很高要求的。

  芯片禁令打压国产芯片迎难直上

  2022年12月15日美国政府又再一次将36家中国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以此来打压和制裁我国科技行业的发展,然而面对美国的制裁,我国的诸多芯片企业纷纷投入自主研发队伍之中。

  要知道此前华为一年便投入1000多亿搞研发,仅仅在8年间更是投资研发高达上万亿。即便在老美的多翻制裁之下,以长江存储为主的我国自主研发芯片制造企业趁势崛起,半年时间内中国自产芯片数量便高达1900亿颗。

  在这一段时间内,在给予了国内芯片市场巨大的压力的同时,也使得了大陆企业摆脱台积电的技术束缚,独自搞研发,虽然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在美国的强烈打压之下,我国的芯片设计行业依旧能够自主崛起,取得不错的成绩那么面对这一次台积电的打压,华为麒麟芯片度过难关也是指日可待。

  

  要知道早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中国芯片行业便在不断发展,这使得美国不得不逐步加强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也希望在许多方面阻碍中国的技术超越,本次台积电拒绝为华为海思代工便是其中的一个具体表现。

  与此同时还拉拢多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在国际上也形成了围追堵截的态势,这样的行为不免将中国的芯片行业逼上“死胡同”,使得如今的华为海思芯片市场份额落得这般惨状,可见这般封锁确实对中国企业打击不小。

  然而我们却不难发现,在与美国无数场技术较量中,中国从来没有知难而退,反而是恰恰加强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在逆境中绝处逢生,然而以韩国为代表的多国科技集团也在美国的压制和中国庞大的芯片市场的利益诱惑中摇摆不定,纷纷选择我国市场。

  虽然市场份额短期下降,但是在突破技术难题之后,中国芯片市场的再次崛起为时不晚。对此许多外国媒体纷纷表示“美国对中国的技术打压反而促进了中国科技的‘野蛮生长’”。是的,即便是将台积电掌管成“美积电”也只能一时封锁中国,而长远看来,中国的自主创新技术将会不断提高,一时的落寞也不值一提。

  

  本次华为芯片未能在芯片市场上保持往日姿态,落得“归零”的下场,其表面上是因为台积电拒绝代工导致的生产难题,但是在其背后,依旧是美国的技术封锁与打压,在这场中美的技术纷争当中,我们在一场小小的比拼中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在未来的芯片行业发展过程当中,中国行业将继续展现丰富的造血能力,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芯片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那么面对华为海思这轮爆冷,未来华为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呢?华为依旧投入大量资金保持芯片的设计开发环节不被动摇,是否能够真正对其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起到作用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