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随着注册制全面放开,监管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出较高要求,其中提高上市发行质量是重要路径之一。而这需要保荐机构在“选材”时注重提升“可投性”。然而,申万宏源证券助力上市的中自科技,似乎可投性极差。即短期政策刺激下的业务难具可持续性,上市后便业绩出现大变脸。此外,申万宏源保代因保荐项目中自科技出现上市当年业绩变脸,被监管认定为不当人选,申万宏源证券相关人员究竟是专业性不足还是未勤勉尽责?
近日,中自科技业绩预告显示大幅亏损。
中自科技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全年亏损7600万元至1.02亿元,同比上年减830.12%至1079.9%。
对于业绩变脸,公司解释称,2022 年受宏观经济下行、疫情多发、芯片结构性短缺、局部地缘性政治冲突带来的油气价格高企等诸多不利因素冲击以及前期环保和超载治理政策下的需求透支,我国商用车市场整体处于低位运行状态。
上市破发与业绩大变脸
资料显示,中自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移动污染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少数主要国产厂商之一,并积极探索其技术在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2021年10月22日,中自科技登录科创板首日即破发,该股发行价格70.9元/股,当日最大跌幅近17%,收盘报66.03元/股,跌6.87%。
据悉,中自科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5.2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4.07亿元。其中,中自科技的发行费用合计1.18亿元,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承销保荐费9351.23万元。
上市前,公司业绩大幅上涨。2019年和2020年,中自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01亿元和25.77亿元,同比增长197.54%和157.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55万元和2.18亿元,同比增长254.94%和152.27%。
上市后,业绩随即出现大变脸。鹰眼预警显示,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下降幅度超过60%;归母净利润下降幅度超过90%。具体如下图:
来源:鹰眼预警
2022年,中自科技业绩进一步恶化。中自科技2022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200.00万元到-76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1,240.92万元到8,640.9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900.00万元到-111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3108.96万元到9308.96万元。
可投性差?业绩可持续性存疑
随着注册制全面放开,监管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出较高要求。为达成这一目标,证监会表示已制定了“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力争用三年时间,大力推动上市公司“五种能力”持续提升。
从上市公司提质路径来看,提高发行上市质量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这需要保荐机构在“选材”时注重提升“可投性”。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曾表示,国内相关中介机构过于关注“可批性”,对“可投性”重视不够,甚至还有的“带病闯关”。
中自科技一上市不仅破发,同时业绩出现大幅下降,是否意味着申万宏源证券对项目可投性关注不足呢?
对于中自科技是否可投性,二级市场已经用脚投票了,即上市即破发。事实上,中自科技历史质地也一般。据悉,新三板挂牌前,中自科技的经营业绩欠佳。2013-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徘徊于1.2亿元至1.6亿元,期间公司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2517万元。
中自科技业绩变脸或只是表象,真正的问题在于业绩可持续性存疑。
2018年6月,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重型柴油车国六标准分国六a和国六b两个阶段实施。其中,国六a阶段,天然气汽车于2019年7月1日起率先执行新计划标准,城市车辆(主要在城市运行的公交车、邮政车和环卫车)和所有重型柴油车分别于2020年7月1日和2021年7月1日起实施。国六b阶段,天然气车辆及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车辆分别于2021年1月1日和2023年7月1日实施。
据悉,受新标准政策实施推动, 2018-2020年,中国重型天然气商用车销量分别达到6.42万辆、10.40万辆、14.20万辆,2019年和2020年同比分别增长61.99%和36.54%。
然而,这种短期政策利好不具备长期可持续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0年全国重卡销量同比增幅近四成,而到了2021年却转跌14%,2022年更是出现“腰斩”,两年间,重卡年销量从年销售162万辆跌至年销售仅67万辆。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重型天然气车国六标准的实行,中自科技的拳头产品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在上市前对公司营收贡献度从40%提升到85%,公司业务较大依赖燃气车业务。
需要指出的,近几年,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未来必将成为大趋势,而中自科技过度依赖传统能源业务必然存在一定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曾多次强调自己在新能源产业的布局不止于天然气处理催化剂业务,4个募投项目之一的“氢能源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能力建设项目”就预计投入6000多万元,但公开资料显示,这一项目尚未投产。
申万宏源是否尽责?保代被认定为不当人选
发掘“可投性”,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保荐机构要扛起责任。从做精增量角度,保荐机构在项目开发、立项标准、尽职调查、项目执行等方面,均要从“可投性”出发,从而更好地成为资本市场“看门人”和优质资产“配置枢纽”(挖掘符合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的、能够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上市资源,实现资产和资本的有效撮合)。
然而,中自科技一上市就破发,同时上市当年出现亏损。申万宏源是否尽责?
来源:鹰眼预警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即亏损的,中国证监会可以暂停保荐机构的保荐业务资格3个月,对保荐代表人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监管措施,尚未盈利的企业或者已在证券发行募集文件中充分分析并揭示相关风险的除外。
事实上,申万宏源保代因保荐项目中自科技当年业绩变脸,两保代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申万宏源中自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2150.87万股,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杨晓、张仕源。
2022年12月16日,证监会下发的一份罚单显示,杨晓、张仕源被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6个月措施。经查,上述二人保荐的中自科技首发项目,发行人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即亏损。
近日中证协对189篇投价报告进行了打分,并据此向行业内部通报了券商IPO投价报告部分评价得分情况。中证协表示,为客观地衡量不同券商投价报告估值和盈利预测准确度,中证协对投价报告评价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根据预测偏离度构建了打分体系,并对每一篇投价报告的准确度进行了打分。盈利预测准确度得分方面,发布3份以上投价报告承销商中,申万宏源得分垫底。
来源:证券公司,公开信息整理
事实上,中自科技的招股书中的业绩预测偏离度也较大。招股书显示,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预计营业收入为86000万元-95000万元,同比下滑57.48%至53.03%,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0万元-5400万元,同比下滑75.33%至70.40%,预计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3900万元,同比下滑84.63%至80.02%。
而事实上,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真实的盈利水平仅为预测值的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