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自科技(68873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按下“破发键”,中自科技面临业绩与估值压力

http://www.chaguwang.cn  2021-11-03  中自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2021-11-03

  

  2021年10月22日,中自科技登陆科创板,发行价70.9元/股,上市首日报收66.03元/股,较发行价跌6.87%,盘中一度跌逾14%,成为今年四季度以来的首只破发股,也是科创板近两年第二只破发新股。

  自此,市场仿佛被按下了破发的“开启键”,多只新股上市首日出现破发。中自科技作为典型代表,破发之后股价持续下探,2021年10月29日报收52.90元/股,跌24.43%。

  

  图/交易软件行情图

  1、业绩扭转不易

  资料显示,中自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产品应用于机动车尾气处理的环保催化剂,是我国移动污染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主要国产厂商之一。

  在这样的业务背景下,中自科技头顶“燃料电池催化剂第一股”的头衔亮相科创板,然首秀却让投资者们失望。

  这是意料之外,也或是情理之中。

  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中自科技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5930.97万元、8655.37万元、2.18亿元,三年间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6.89%,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今日财富》整理

  今年以来,中自科技的业绩出现下滑态势。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6.2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54.6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1.3万元,同期下滑81.76%。

  对于业绩下滑原因,中自科技对《今日财富》称,主要系下游天然气重卡终端销量受年初油气价差缩减、上半年国五柴油重卡冲量销售等短期不利因素影响所致。

  其同时表示,公司为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对催化材料技术、汽油车和在用车尾气处理催化剂产品以及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研发投入。持续的研发投入将为未来收入及利润规模的稳定及增长奠定基础。

  尽管如此,2021年中自科技业绩仍面临巨大挑战。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7.40亿元,同比下滑63.75%;归属净利润2249万元,同比下滑89.29%,整体业绩不及预期。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今日财富》整理

  对此,中自科技坦言,2021年度公司面临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截至上市公告书签署日,公司天然气车催化剂的销售情况仍未见明显改善。

  2、成本上升,巨头威胁

  贵金属作为尾气处理催化剂的主要材料,是催化剂行业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主流的、成熟的技术路线。铂族贵金属在全球属稀缺资源,国内铂族金属资源匮乏且严重依赖进口,因此价格高昂且变化快、波动大。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铂、钯、铑等铂族贵金属成本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高达80%。

  对此,中自科技坦承,公司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铂族贵金属价格高昂,对公司造成了显著的资金压力。若铂族贵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其经营业绩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但若其价格大幅下跌,公司也不好过,存在存货减值风险。

  在被问到是否有更优的可替代材料时,中自科技对《今日财富》明确表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可有效替代铂族贵金属的其他材料。

  除此之外,中自科技还将面临同赛道的巴斯夫、庄信万丰、优美科等国际巨头的竞争。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Wind数据,2019-2020年,我国天然气车销量分别为33.88万辆、38.04万辆,公司天然气车催化剂销量分别为3.76万套、7.87万套,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1.10%、20.69%;我国柴油车销量分别为292.03万辆、354.16万辆,公司柴油车催化剂销量分别为14.91万套、22.20万套,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11%、6.27%。总的来说,市场占有率并不高。

  规模上,中自科技近年来营收在10-30亿元间,其主要竞争对手占据了环保催化剂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上述相关对手的环保催化剂产品2019年营业收入就已在百亿元以上。

  对此,中自科技透露,面对国际巨头的强力竞争,公司最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是继续专注技术研发,开发出兼具性能和性价比优势的产品。

  3、上市谋求发展

  虽然中自科技带有“燃料电池催化剂第一股”的光环上市,但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是应用于各类天然气车、柴油车、汽油车和摩托车尾气处理的催化剂,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业务仍在探索阶段。

  中自科技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就将部分用于氢能源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能力建设项目。对此,公司表示这将提升公司在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及膜电极组件的整体研发能力,拓展公司的产品种类,推动公司产品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公司未来发展,中自科技表示,公司的经营业绩系由整体经济形势、天然气价格上涨、国六标准分步实施及公司战略布局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

  其同时指出,通过本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流动资金压力得以大幅缓解,有利于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增长。

  据悉,中自科技发行价70.90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7.94倍。虽然公司发行市盈率似乎不高,但截至上市首日收盘,动态市盈率达98.93倍,相较于行业市盈率的49.68倍仍显偏高。

  估值过高一直以来是新股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约两年前同为科创板新股的N建龙(建龙微纳)首日破发,其发行市盈率为53.16倍,参考行业市盈率为16.52倍。

  不过随着公司业绩利好逐步兑现,股价受提振持续走高,截至2021年11月1日,建龙微纳股价报204.98元/股,较之发行价涨幅近383.14%。

  破发不是终点,中自科技股价能否如建龙微纳一样逆袭、实现反转,仍有待时间验证。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